新闻动态
上头!《实用主义者的爱情》孙千陈飞宇上演上下铺夫妻,刘敏涛一个眼神碾压全场
2025-11-25
“我本来是冲着25岁的孙千去关注这部剧的,结果却被49岁的刘敏涛彻底圈粉。 ” 这大概是我最近在影视剧评论区看到最频繁的一句话。 就在昨天,《实用主义者的爱情》正式杀青的消息冲上热搜,而这部剧的预告片里,刘敏涛仅用3秒的镜头就成功抢戏,她举着鸡毛掸子满院追打女儿,嘴里喊着“敢跟成分不好的小子假结婚,看我不打断你的腿”,转眼又偷偷往女婿饭盒里塞红烧肉。 这种“嘴硬心软式演技”让网友直呼:“静妃娘娘穿越到70年代还是操心命! ”
这部由陈飞宇、孙千领衔主演的30集年代剧,改编自晋江文学城评分9.4的高分小说,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七十年代的“先婚后爱”故事。 但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,恰恰是它把“实用主义”这个看似冷冰冰的词,演绎出了温暖的烟火气。
“睡上下铺的夫妻”这个设定听起来就很有年代感。 制帽厂女工费霓(孙千 饰)为了帮哥哥解决婚房问题,向因救人受伤的英雄方穆扬(陈飞宇 饰)提出“假结婚”。 两人分到房子后,成了睡上下铺的特殊夫妻。 这种始于利益的结合,却在柴米油盐中慢慢滋生出了真情。
陈飞宇这次的形象突破太大了。 他剪短了头发,每天泡在五金店磨扳手,手掌起茧不说,连指甲缝都藏着洗不掉的机油。 为了贴近机械厂工人的粗粝感,他主动要求素颜出镜。 而孙千也一改往日形象,化身制帽厂女工,提前两个月学习踩缝纫机,手指被针扎出十几个针眼。 她甚至设计了“粮票收纳法”,把不同面值粮票按月份折成小星星藏进铁皮盒,这个细节被编剧点赞:“这就是费霓,永远在窘迫里寻找诗意。 ”
剧组在细节还原上做到了极致。 为了复刻70年代制帽厂,他们跑遍二手市场淘来300台老式缝纫机,孙千的工装更是洗晒九次才达到“褪色却不破旧”的效果。 当镜头扫过筒子楼走廊里堆放的蜂窝煤、窗台上晾晒的萝卜干,仿佛打开了父母辈的青春记忆匣子。
刘敏涛在剧中饰演费霓的母亲许红旗。 从预告片来看,她再次展现了“静妃式”的演技层次感,面对女儿看似离经叛道的选择,她表面强硬,内心却充满母爱。 这种复杂度的角色,确实需要刘敏涛这样的实力派才能驾驭。
除了主演,配角阵容也相当亮眼。 郭晓婷和王天辰特别出演,两人之前在《人生之路》里演小夫妻就特别有CP感,这次二搭默契更足。 吴樾、侯长荣、孔琳等老戏骨的加入,更是为这部剧增添了厚重感和历史气息。
这部剧的编剧虢爽曾创作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,她把原著“假夫妻先婚后爱”的套路玩出了新花样。 当费霓发现方穆扬偷偷卖掉手表给她买参考书,那句“我们是假结婚,你不用真搭上一辈子”的哽咽台词,已经让观众预定了年度虐心场面。
《实用主义者的爱情》最打动人的地方,是它展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年轻人的生存智慧与情感抉择。 没有狗血的误会,只有七十年代的粮票、的确良衬衫、电影院的月光,和藏在细节里的深情。 这种不疾不徐的叙事,恰恰戳中了当下观众的审美痛点。
现在都市里结婚压力多大啊,为了婚房、户口、学区房,有人甚至会走“假结婚”“假离婚”的路子。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,那时候有“结婚分房”的政策,不少人为了能分到房子,也会选择“假结婚”。 不同的是,那时候就算是为了资源凑一起,大多也抱着“要是能过一辈子也挺好”的心思。
当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,费霓熬夜苦读走进考场,方穆扬的画作也在美术展崭露头角。 两个年轻人在困境中互相托举,最终实现了理想与爱情的双圆满。 这不仅仅是爱情故事,更是两个灵魂在时代洪流中的相互救赎。
其实,“实用主义”和“浪漫主义”真的矛盾吗? 方穆扬会把第一个月工资给费霓买雪花膏,孙千嘴上说着“乱花钱”,转身却把玻璃瓶捂在心口。 这种藏在日常里的浪漫,或许比轰轰烈烈的告白更打动人心。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