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震荡中的定力,三路资金悄然布局,A股下一站清晰了?

2025-11-22

这几天大盘在4000点附近来回拉锯,估计不少人的心情也跟着指数上上下下。成交量一萎缩,各种猜测就都来了是反弹到头了,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?其实啊,有时候我们太过于关注分时图上的那点波动,反而容易忽略真正重要的信号。市场短期是投票机,长期是称重机,而真正决定“重量”的,恰恰是那些不显山露水的资金流向。

说到资金,最近有两个数据特别值得玩味。一个是股票型ETF,9月份净流入1113亿元,10月份又流入了1014.5亿元,连续两个月千亿级别的资金涌入,这可不是小数目。更关键的是,ETF的数据是基金公司实实在在的申购赎回记录,比某些APP上显示的、容易造假的“大单净流入”可靠得多。另一个是两融余额,8月底还在2.26万亿元,现在已经逼近2.49万亿元,两个月增加了2251亿元,光是10月就贡献了900多亿。简单算笔账,光是这两块,近两个月就有超过4300亿真金白银流入了市场。

这还没完,作为市场“压舱石”的险资也在默默行动。三季报显示,保险机构持仓A股市值已经超过6500亿元,比去年末增加了约1000亿元。这些长线资金的动向,往往代表着对市场中长期价值的判断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这些钱都去哪了?我们注意到,在ETF这块,无论是9月还是10月,券商板块都是资金青睐的对象。有意思的是,券商股至今还没有出现爆发性的行情,这反而留下了一个悬念:是资金在提前埋伏,还是等一个引爆的契机?

而两融余额的大幅增长,更能反映市场内活跃资金的风险偏好。敢借钱炒股的人,通常对后市比较乐观,他们也更倾向于布局那些弹性大、题材热的板块。这类资金的活跃,往往是市场情绪回暖的先行指标。

如果说上面这些是场内资金的“暗流”,那近期几个产业层面的消息,可能就是推动资金形成“明牌”的关键动力。

比如在绿色金融领域,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最近明确提出,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相辅相成的。这不是空话,截至今年6月末,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达42.39万亿元,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.2万亿元,规模都是全球领先。这意味着,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绿色产业未来的资金支持是可持续的,也是有政策保障的。

再看科技领域,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最近在署名文章中直指核心要突破算力、算法等关键技术,完善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的政策体系。几乎同时,成都发布的三款8.6代OLED屏量产线高端装备,实现了国产技术突破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从顶层设计到技术突破,这条链路上的公司很可能成为资金关注的重点。

台积电计划在2026年再次上调先进制程报价,这将是连续第四年涨价,存储芯片这边更夸张,三星率先暂停10月DDR5合约报价,海力士和美光跟进,直接导致DDR5现货价格一周内暴涨25%。这种级别的价格波动,背后是AI驱动的高性能计算需求爆发,与供应链供需失衡的强烈共振,对于国内相关的芯片公司来说,这或许意味着行业景气度的实质性回暖。

摩根大通在最新的报告中维持对新兴市场股票的看好立场,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逻辑就是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。他们特别提到,看好中国科技股引领基准指数上涨,同时预计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、美元走软等因素会形成多重利好。这种外部视角,有时候能帮助我们跳出日常的波动,看到更大的图景。

市场突破4000点之后连续三天缩量,同时回补了下方的缺口,这种走势其实是健康的。缩量往往意味着抛压的减少,可以看作是阶段性底部形成的特征。当然,由于目前市场缺乏持续强势的领涨板块,震荡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,但估计也就一到两个交易日左右。

在市场震荡中,最容易亏钱的操作就是追涨杀跌,相反如果你认同中长期向上的趋势,那么应对方式无非两种:要么对调整到位的板块进行逢低布局,要么就拿住你看好的标的,耐心等待市场情绪的回升。毕竟,在牛市里,耐心往往比小聪明更管用。

现在的市场,就像春耕时节,表面看似平静,底下却是养分在积累。那些悄无声息流入的资金,那些不断出台的产业政策,那些在低迷期依然保持创新的公司,都在为下一波行情积蓄能量。作为投资者,我们要做的不是预测明天是晴是雨,而是确保自己在地里播下了好种子,并且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它发芽、生长。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