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我53岁才醒悟:当我看到一个人不沾烟、酒、牌,不喜欢应酬,我能确定他在这2方面是非常“特别”的人
2025-10-27
宋建平站在公司年会的角落里,看着台上那个拿着话筒侃侃而谈的年轻人,手里的酒杯停在半空中。
那个年轻人叫林子墨,今年三十二岁,是公司新来的副总。他不抽烟,不喝酒,不打牌,也从不参加任何应酬。所有人都觉得他古怪,在背后议论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。
可宋建平却在这一刻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
他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,也是这样一个不沾烟酒牌的人。
那时候同事们也这样议论他,说他不合群,没前途。
后来他为了融入圈子,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应酬,从一个清醒的人,变成了人群中的一员。
可现在,五十三岁的他,在这个觥筹交错的场合,突然意识到——他用了三十年时间,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。
而那个年轻人,正坚守着他当年放弃的东西。
宋建平放下酒杯,看着林子墨拒绝了董事长递过来的酒,礼貌而坚定。
那一刻,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:这个年轻人,在两个方面一定非常"特别"......
01
宋建平是在三个月前的高层会议上第一次见到林子墨的。
董事长介绍说,林子墨是从国外回来的,在硅谷工作了八年,现在回国担任公司的技术副总。大家鼓掌欢迎,宋建平也跟着鼓掌,心里却在想:又是一个海归,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国内的规矩。
会后,董事长组织了欢迎宴。一桌子高管,觥筹交错。董事长亲自给林子墨倒酒:"来,小林,董事长敬你一杯,欢迎加入我们团队。"
林子墨站起来,双手接过酒杯,但没有喝。
"董事长,不好意思,我不能喝酒。"他说。
空气突然安静了。
"身体不好?"董事长问。
"不是,就是不喝。"林子墨说得很坦然,"从来不喝。"
董事长脸色有些不好看。在座的都是老江湖,谁不知道这种场合拒绝董事长的酒意味着什么。
宋建平赶紧打圆场:"董事长,小林可能真的不会喝,要不我替他喝了吧。"
"不用。"林子墨说,"我可以用茶代酒,敬董事长。"
他端起茶杯,一饮而尽。董事长看着他,最后还是笑了笑,喝了那杯酒。
饭局结束后,几个高管在门口抽烟。宋建平也点了根烟,看见林子墨走过来。
"小林,来一根?"有人递烟给他。
"谢谢,我不抽烟。"林子墨说。
"哎呀,年轻人,不抽烟不喝酒,怎么混社会啊?"那人半开玩笑地说。
"我不需要靠这些混社会。"林子墨说完,转身离开了。
几个高管面面相觑。
"这小子,有点狂啊。"有人说。
"海归嘛,清高。"另一个人说。
宋建平没说话,只是看着林子墨的背影,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自己。
02
宋建平是农村出来的孩子。
大学毕业那年,他进了现在这家公司,当时还是个小职员。他不抽烟,不喝酒,也不打牌。每次聚会,他都坐在角落里喝茶,看着别人觥筹交错。
"小宋啊,来一根?"同事递烟给他。
"谢谢,我不抽。"
"不抽烟?那喝酒总行吧?"
"也不喝,谢谢。"
同事们摇摇头:"这孩子,太老实了。"
那时候的宋建平,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。他每天第一个到公司,最后一个离开。他研究业务,钻研技术,写了一个又一个方案。
可升职的时候,提拔的却是另一个人。
"为什么?"宋建平去找领导。
"小宋啊,你业务能力是不错。"领导说,"但是,你不合群。你看看你,每次聚会都不参加,领导敬酒你也不喝,这怎么行?"
"可我工作做得很好啊。"
"工作好是一方面,但在中国,人情世故也很重要。"领导拍拍他的肩膀,"你要学会融入集体,懂吗?"
宋建平不懂。他觉得工作就是工作,为什么要拼酒量?为什么要陪着抽烟聊天?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原则?
可他想升职,想赚更多的钱,想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。
所以,他妥协了。
第二次聚会,他接过了同事递来的烟。第一口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,但他还是坚持抽完了。
"这就对了嘛!"同事们笑着说。
再后来,他学会了喝酒。从一杯啤酒到一瓶白酒,从喝完就吐到面不改色。他的酒量越来越好,在酒桌上越来越如鱼得水。
他还学会了打牌。每次领导约牌局,他都去,输了也笑呵呵的。他学会了说漂亮话,学会了拍马屁,学会了察言观色。
三年后,他升职了。
"小宋,不错啊。"领导满意地说,"现在像样多了。"
宋建平笑着,心里却有些空荡荡的。他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,但又说不清是什么。
03
这些年,宋建平一路升上来,现在是公司的销售总监。他每天抽一包烟,一周至少三四次酒局,还要陪客户打牌应酬。
他的身体越来越差。胃病,脂肪肝,血压高,医生说再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。
可他停不下来。这是他的工作,是他的生活,也是他维系关系的方式。
妻子劝他:"你看看你,才五十多岁,身体搞成这样。那些烟酒牌,有那么重要吗?"
"你不懂。"宋建平说,"在商场上混,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,怎么拉关系?怎么谈生意?"
"可你的身体......"
"没事,我还扛得住。"
妻子摇摇头,不再说话。
林子墨来了以后,宋建平开始注意观察这个年轻人。
他发现林子墨确实不参加任何应酬。每次有饭局,他都会提前说明:"我有工作要做,就不去了。"每次有人约他打牌,他都礼貌地拒绝:"谢谢,我不会。"
有人在他面前抽烟,他会主动避开。有人劝他喝酒,他始终坚持用茶代酒。
"这小子,真是不识抬举。"有同事私下里说。
"海归嘛,自以为了不起。"另一个说。
可宋建平却发现,林子墨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。他负责的技术改造项目,三个月就见效了,给公司省了上千万。董事长虽然对他不参加应酬有意见,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价值。
有一次,宋建平忍不住问林子墨:"你为什么不抽烟不喝酒?"
"因为没必要。"林子墨说,"抽烟伤身体,喝酒误事,打牌浪费时间。这些都不能创造价值,只是社交的幌子。"
"可不社交,怎么维系关系?"
"真正的关系,不需要靠烟酒牌来维系。"林子墨说,"如果一个人只因为你陪他喝酒打牌才跟你合作,那这种关系本身就是脆弱的。"
宋建平愣住了。这些话,他年轻的时候也想过,但后来被现实磨平了。
"你不怕被孤立吗?"他问。
"孤立就孤立吧。"林子墨笑了笑,"我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欢我,我只需要做好我的工作。"
宋建平看着他,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羡慕?还是嫉妒?或者,是后悔?
04
公司年会那天,林子墨作为新晋副总,要上台讲话。
宋建平站在台下,看着他在台上侃侃而谈。林子墨讲的是公司的技术规划,没有一句空话套话,全是干货。台下的人听得很认真,不时有人点头。
讲完后,董事长上台,手里拿着酒杯。
"小林讲得很好!"董事长说,"来,我敬你一杯!"
全场都看着林子墨。大家都知道,这是董事长给他的台阶,如果这次还不喝,那就是真的不给面子了。
林子墨站起来,接过董事长递来的酒杯,但还是没有喝。
"董事长,不好意思,我确实不能喝酒。"他说,"但我可以用茶代酒,敬您。"
说完,他拿起茶杯,一饮而尽。
台下一片哗然。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,说林子墨太狂了,不懂规矩。
可董事长却笑了。
"好!"他说,"有个性!我就喜欢这样的年轻人!"
说完,董事长把那杯酒喝了。
宋建平看着这一幕,突然觉得喉咙发紧。他想起三十年前,也有一个领导要他喝酒,他犹豫了一下,最后还是喝了。
从那以后,他就再也没有拒绝过。
年会结束后,宋建平追上了准备离开的林子墨。
"小林,等一下。"他叫住他。
"宋总,什么事?"
宋建平看着他,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。他想问,你为什么能这么坚持?你不怕失去机会吗?你不怕被边缘化吗?
可最后,他只是说:"你很特别。"
"特别?"林子墨笑了笑,"宋总,其实我不是特别,我只是坚持做自己而已。"
"做自己......"宋建平喃喃道。
"宋总,我看过你以前的资料。"林子墨说,"你刚入职的时候,也是不抽烟不喝酒的,对吧?"
宋建平愣住了。
"后来你变了,为了融入,为了升职,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。"林子墨说,"可你真的快乐吗?"
宋建平说不出话来。
"宋总,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吗?"林子墨问。
宋建平摇摇头。
"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"林子墨说,"我的时间很宝贵,我不想浪费在那些无意义的社交上。我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,用在工作上,用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。"
"而且,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。我要的不是所有人的认可,而是实现我的价值。"
宋建平听着,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。
林子墨拍拍他的肩膀:"宋总,永远都不晚。你想做什么,就去做。不要让别人的看法,束缚了你自己。"
说完,他转身离开了。
宋建平站在原地,看着他的背影,突然觉得眼眶有些湿润。
回到家,宋建平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妻子问他:"怎么了?"
"没什么。"他说。
可他脑子里一直在想林子墨说的那些话。他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,那个坚持不抽烟不喝酒的自己,那个相信凭本事吃饭的自己。
那个自己,到底去哪儿了?
第二天早上,宋建平照例去公司。路上,客户打电话来,约他晚上喝酒。
"宋总,晚上有空吗?一起喝两杯?"
宋建平正要答应,突然想起林子墨的话。他犹豫了一下,说:"不好意思,我晚上有事。"
"什么事这么重要?"客户有些不高兴。
"家里的事。"宋建平说,"改天我请您。"
挂了电话,宋建平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。这是他这么多年来,第一次拒绝客户的酒局。
到了公司,他看见林子墨正在办公室里工作。他敲了敲门。
"宋总,请进。"林子墨抬起头。
宋建平走进去,坐下来。他看着林子墨,突然问:"你昨天说,我很特别。你能告诉我,特别在哪里吗?"
林子墨看着他,认真地说:"宋总,一个人不沾烟酒牌,不喜欢应酬,这说明他在两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。"
"哪两个方面?"宋建平问。
林子墨正要回答,他的手机突然响了。是董事长打来的。
"小林,来我办公室一下。"
"好的,我马上来。"林子墨挂了电话,站起来,"宋总,不好意思,董事长找我。我们改天再聊?"
宋建平点点头,看着林子墨离开。
他坐在办公室里,脑子里反复想着那个问题:哪两个方面?
下午,宋建平收到了一封邮件。是公司人事部发的,内容让他震惊——林子墨被提拔为执行副总裁,负责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。
而他,虽然是销售总监,却没有得到任何晋升。
宋建平坐在椅子上,整个人都僵住了。他想不明白,林子墨来公司才三个月,不参加应酬,不陪客户喝酒,不跟领导打牌,凭什么升得比他快?
他忍不住去找人事总监问。
"老王,这是怎么回事?小林来公司才三个月,就升执行副总裁了?"
"这是董事长的决定。"王总监说。
"可他......"
"我知道你想说什么。"王总监打断他,"他不参加应酬,对吧?可他的业绩摆在那里,三个月给公司省了一千多万,这是事实。"
"我这些年也做了很多业绩啊!"宋建平有些激动。
"你做了,但你的方式......"王总监欲言又止。
"什么意思?"
王总监叹了口气,递给他一份文件:"你自己看吧。"
宋建平接过来,看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这些年的开销——烟酒招待费,牌局输赢,还有一些"灰色"支出。
"这些......"宋建平脸色煞白。
"这些都是公司账上的。"王总监说,"董事长不是不知道,只是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可现在,公司要转型了,要规范管理了,这些东西,不能再继续了。"
宋建平拿着文件,手都在发抖。
"还有,宋总。"王总监说,"你知道林子墨为什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吗?董事长说......"
王总监顿了顿,看着宋建平:"董事长说,这样的人,在两个方面特别突出——"
就在这时,宋建平的手机响了。他低头一看,是医院打来的......
05
"宋先生,您的体检报告出来了。"医生的声音在电话里很严肃,"您需要马上来医院一趟。"
宋建平放下电话,整个人都有些恍惚。他想起上个月去体检,医生就说他的指标不太好,让他注意休息,戒烟戒酒。
可他没当回事。他觉得自己还年轻,身体还扛得住。
现在,医生又打电话来,语气这么严肃,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下午,宋建平去了医院。医生拿着报告,表情很凝重。
"宋先生,您的肝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了。"医生说,"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,已经到了中期。"
宋建平脑子嗡的一声。
"还有,您的肺部也有问题。长期吸烟,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,肺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60%。"
医生翻开另一页:"血压高,血脂高,血糖也偏高。宋先生,您这是典型的'三高'。再加上肝硬化和肺病,如果不马上改变生活方式,可能......"
"可能怎么样?"宋建平声音发颤。
"可能撑不过五年。"医生说得很直接。
宋建平瘫坐在椅子上。五年?他才五十三岁,按理说至少还能活二三十年。可医生说,他只剩五年了。
"医生,有没有办法治?"他问。
"有,但前提是你必须马上戒烟戒酒,改变生活方式。"医生说,"停止一切应酬,规律作息,健康饮食。如果你能做到,病情可以控制,甚至逆转。"
"可我的工作......"
"工作重要,还是命重要?"医生打断他。
宋建平说不出话来。
回到家,妻子看见他的脸色,吓了一跳:"怎么了?"
宋建平把体检报告递给她。妻子看完,眼泪立刻流了下来。
"我早就劝你了,让你少抽烟少喝酒,你不听!"她哭着说,"现在好了,医生都说只剩五年了!"
"我不想死。"宋建平抱住妻子,"我真的不想死。"
那天晚上,宋建平一夜没睡。他想了很多。
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,那个不抽烟不喝酒的自己,那个充满理想的自己。他为了融入社会,为了升职加薪,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,放弃了自己的原则,放弃了自己的健康。
可到头来,他得到了什么?
一个销售总监的职位?还是满身的疾病?
他想起林子墨说的话:"一个人不沾烟酒牌,不喜欢应酬,这说明他在两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。"
现在,宋建平终于想明白了那两个方面是什么。
第一,这样的人对自己有极强的自律能力。他们能够抵抗诱惑,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。这种自律,是成功的基础。
第二,这样的人有清晰的目标和价值观。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要什么。他们不会为了迎合别人而浪费时间,而是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
而他,宋建平,这些年就是缺少这两点。他没有自律,随波逐流。他没有清晰的目标,只是跟着别人走。
所以,他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
06
第二天,宋建平去找了林子墨。
"小林,我想通了。"他说。
"想通什么了?"林子墨问。
"你说的那两个方面。"宋建平说,"一个是自律,一个是目标。"
林子墨笑了:"宋总,你果然很聪明。"
"可我现在才明白,已经晚了。"宋建平苦笑,"我的身体已经垮了,医生说我只剩五年。"
林子墨沉默了一会儿,说:"宋总,我听说过一句话——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"
"你的意思是......"
"改变,永远都不晚。"林子墨说,"虽然你的身体受损了,但如果你现在开始改变,还是有希望的。"
"可我不知道怎么改。"宋建平说,"这些年,烟酒牌应酬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。让我放弃,我不知道该怎么活。"
"那就学着重新活。"林子墨说,"宋总,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沾烟酒牌吗?不是因为我清高,而是因为我珍惜时间。"
"时间?"
"是的,时间。"林子墨说,"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。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上,就是在浪费生命。我宁愿把这些时间用来学习,用来工作,用来陪伴家人。"
"你看看你自己,这些年,你有多少时间是真正陪伴家人的?又有多少时间是用来提升自己的?"
宋建平想了想,发现自己这些年,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应酬上。他很少陪妻子,很少陪孩子,也很少学习新东西。
他活成了一个应酬机器,一个烟酒牌的奴隶。
"我该怎么办?"他问。
"从今天开始,戒烟戒酒。"林子墨说,"拒绝无意义的应酬,把时间还给自己,还给家人。"
"可工作......"
"真正重要的工作,不需要靠烟酒来维系。"林子墨说,"如果一个客户只因为你陪他喝酒才跟你合作,那这种合作本身就是不稳定的。真正的合作,应该建立在价值交换上,而不是酒桌文化上。"
宋建平听着,觉得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。
"宋总,我再问你一个问题。"林子墨说,"如果你只剩五年,你想怎么过?"
宋建平愣住了。
"是继续像现在这样,每天抽烟喝酒打牌应酬,然后五年后躺在病床上后悔?"林子墨说,"还是从现在开始改变,戒烟戒酒,好好陪伴家人,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?"
宋建平没有回答,但眼泪流了下来。
07
从那天开始,宋建平真的戒烟戒酒了。
一开始很难。看见别人抽烟,他就想凑上去。闻到酒味,他就觉得嘴里发痒。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,他就想起医生说的话——只剩五年。
他不想死,他想活下去,想陪妻子,想看孙子长大。
所以他坚持了下来。
一个月后,他发现自己不再那么想抽烟了。两个月后,他闻到烟味反而觉得刺鼻。三个月后,他完全戒掉了烟酒。
他开始拒绝无意义的应酬。有客户约他喝酒,他会说:"不好意思,我戒酒了,我们喝茶聊。"有人约他打牌,他会说:"谢谢,我不会,我们找其他方式交流。"
一开始,很多人不理解。有些客户甚至因此不再跟他合作。
可宋建平发现,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客户,反而更尊重他了。
"宋总,我挺佩服你的。"有个老客户说,"能在这个年纪改变自己,不容易。"
"是啊,现在能坚持不抽烟不喝酒的人,太少了。"另一个客户说,"这说明你是个自律的人,跟这样的人合作,我放心。"
宋建平这才明白,林子墨说的是对的。真正的关系,不需要靠烟酒来维系。真正的价值,是你这个人,而不是你陪别人喝了多少酒。
他把省下来的时间,用在了学习上。他报了个网课,学习新的销售理念。他还开始锻炼,每天早上跑步,晚上散步。
半年后,他去医院复查。医生看着报告,惊讶地说:"宋先生,您的肝功能恢复了不少,肺功能也有改善。"
"真的?"宋建平激动得声音都变了。
"是的,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,但已经好转了。"医生说,"如果继续保持,您的寿命不止五年,至少还能活二三十年。"
宋建平走出医院,看着外面的阳光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他活过来了。
08
一年后,宋建平也升职了,成了公司的常务副总。
董事长找他谈话的时候,说了一句话:"老宋,你变了,变得更好了。"
"谢谢董事长。"宋建平说。
"你知道吗?我以前其实挺不看好你的。"董事长说,"虽然你能力不错,但你的方式我不太认同。整天烟酒牌应酬,这不是长久之计。"
"那为什么......"
"因为当时公司需要这样的人。"董事长说,"我们在扩张期,需要有人去拉关系,去应酬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公司要规范化管理了,我需要的是真正有能力,有自律,有目标的人。"
"所以你提拔了林子墨。"宋建平说。
"是的。"董事长点点头,"林子墨来的时候,我就注意到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。一开始我也觉得他不合群,但后来我发现,这样的人,在两个方面是特别突出的。"
"自律和目标。"宋建平说。
"对。"董事长说,"这两点,是成功的关键。有自律的人,才能抵抗诱惑,坚持做正确的事。有目标的人,才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会随波逐流。"
"而你现在,也有了这两点。"董事长拍拍他的肩膀,"所以我决定提拔你。"
宋建平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他用了三十年时间,走了很多弯路,终于又回到了起点。
不,不是回到起点,而是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他现在明白,真正的成功,不是你赚了多少钱,升了多高的职位,而是你能否坚持自己,能否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09
又过了几年,宋建平退休了。
退休那天,公司开了欢送会。林子墨代表公司讲话。
"宋总,这些年跟您共事,我学到了很多。"林子墨说,"尤其是您后来的改变,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韧性和勇气。"
"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,改变永远不晚,只要你愿意。"
宋建平听着,眼眶有些湿润。
会后,他和林子墨坐在一起喝茶。
"小林,谢谢你。"宋建平说,"如果不是你,我可能现在已经......"
"宋总,您不用谢我。"林子墨说,"改变的是您自己,我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。"
"可那几句话,救了我的命。"宋建平说。
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,宋建平突然问:"小林,你还记得那天我问你的问题吗?"
"什么问题?"
"不沾烟酒牌的人,特别在哪两个方面。"
"记得。"林子墨笑了,"您后来不是想明白了吗?"
"是,我想明白了。"宋建平说,"第一是自律,第二是目标。可我现在发现,还有第三点。"
"第三点?"
"健康。"宋建平说,"不沾烟酒牌的人,身体一定更健康。这是最直接,也是最重要的。"
林子墨点点头:"您说得对。健康是一切的基础,没有健康,什么都是空谈。"
"是啊。"宋建平感慨,"我用三十年时间,用健康换来了事业,又用五年时间,用事业换回了健康。如果能重来,我宁愿一开始就像你一样,坚持自己。"
"宋总,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"林子墨说,"您现在不是挺好的吗?"
宋建平笑了。是啊,他现在挺好的。虽然走了弯路,但终究还是走回来了。
10
宋建平今年六十岁了。
退休后,他开始享受生活。每天早上跑步,上午看书,下午陪妻子散步,晚上跟孙子玩。他不再抽烟,不再喝酒,不再打牌,也不再应酬。
他把时间还给了自己,还给了家人。
有一天,他在公园里遇到了以前的一个同事。那个同事也是销售出身,当年跟他一起拼酒拼牌。
可现在,那个同事坐在轮椅上,脸色蜡黄,看起来比宋建平老了十岁。
"老宋,是你啊。"同事虚弱地说。
"老李,你这是......"宋建平吃了一惊。
"肝癌晚期。"老李苦笑,"当年喝太多酒了,现在遭报应了。"
宋建平心里一阵难过。他想起当年,他和老李经常一起陪客户喝酒,一喝就是一整晚。那时候觉得很风光,很有面子,可现在看来,只是在慢性自杀。
"老宋,你倒是挺好的。"老李说,"听说你戒烟戒酒了?"
"是,戒了好几年了。"
"早知道,我也该戒。"老李叹了口气,"可惜,晚了。"
宋建平握着老李的手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回到家,他坐在阳台上,看着夕阳,想了很多。
他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,那个不抽烟不喝酒的年轻人。如果当初他能坚持住,不妥协,不随波逐流,现在会是什么样子?
也许会升职慢一点,也许会被孤立一段时间,但他一定会更健康,更快乐,更自由。
他也想起林子墨。那个年轻人,用自己的坚持,证明了一件事——你不需要靠烟酒牌来获得成功,你只需要有自律,有目标,有对自己的坚持。
宋建平拿出手机,给林子墨发了条短信:"小林,我想了很久,终于明白你说的那两个方面是什么了。其实不止两个,是三个——自律、目标、健康。谢谢你,让我在五十三岁那年醒悟过来。"
很快,林子墨回复了:"宋总,您客气了。这三点,您现在都有了。好好享受生活吧。"
宋建平看着短信,笑了。
是啊,他现在都有了。虽然晚了一点,但总算是明白了。
他站起来,走进厨房,给妻子帮忙。晚饭很简单,没有酒,没有烟,只有清淡的家常菜。
可宋建平吃得很香。
这才是生活啊。
夜深了,宋建平躺在床上,妻子在旁边睡得很沉。他看着天花板,想起这些年的经历,心里涌起一股释然。
他用了五十三年才明白一个道理:
当你看到一个人不沾烟、酒、牌,不喜欢应酬,不要觉得他不合群,不要觉得他清高。
这样的人,在三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——
第一,他有极强的自律能力。能够抵抗诱惑,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随波逐流。
第二,他有清晰的目标和价值观。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会为了迎合别人而浪费时间。
第三,他更懂得珍惜健康。明白健康是一切的基础,没有健康,什么都是空谈。
而这三点,正是成功和幸福的关键。
宋建平闭上眼睛,嘴角带着微笑。
他很庆幸,自己在五十三岁那年醒悟了。
虽然晚了一点,但总算是明白了。
而且,最重要的是,他还有时间去改变,去弥补,去重新活一次。
这,就够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