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我53岁才醒悟:当我看到一个人不沾烟、酒、牌,不喜欢应酬,我能确定他在这2方面是非常“特别”的人

2025-10-27

宋建平站在公司年会的角落里,看着台上那个拿着话筒侃侃而谈的年轻人,手里的酒杯停在半空中。

那个年轻人叫林子墨,今年三十二岁,是公司新来的副总。他不抽烟,不喝酒,不打牌,也从不参加任何应酬。所有人都觉得他古怪,在背后议论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。

可宋建平却在这一刻,突然明白了什么。

他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,也是这样一个不沾烟酒牌的人。

那时候同事们也这样议论他,说他不合群,没前途。

后来他为了融入圈子,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应酬,从一个清醒的人,变成了人群中的一员。

可现在,五十三岁的他,在这个觥筹交错的场合,突然意识到——他用了三十年时间,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。

而那个年轻人,正坚守着他当年放弃的东西。

宋建平放下酒杯,看着林子墨拒绝了董事长递过来的酒,礼貌而坚定。

那一刻,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:这个年轻人,在两个方面一定非常"特别"......

01

宋建平是在三个月前的高层会议上第一次见到林子墨的。

董事长介绍说,林子墨是从国外回来的,在硅谷工作了八年,现在回国担任公司的技术副总。大家鼓掌欢迎,宋建平也跟着鼓掌,心里却在想:又是一个海归,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国内的规矩。

会后,董事长组织了欢迎宴。一桌子高管,觥筹交错。董事长亲自给林子墨倒酒:"来,小林,董事长敬你一杯,欢迎加入我们团队。"

林子墨站起来,双手接过酒杯,但没有喝。

"董事长,不好意思,我不能喝酒。"他说。

空气突然安静了。

"身体不好?"董事长问。

"不是,就是不喝。"林子墨说得很坦然,"从来不喝。"

董事长脸色有些不好看。在座的都是老江湖,谁不知道这种场合拒绝董事长的酒意味着什么。

宋建平赶紧打圆场:"董事长,小林可能真的不会喝,要不我替他喝了吧。"

"不用。"林子墨说,"我可以用茶代酒,敬董事长。"

他端起茶杯,一饮而尽。董事长看着他,最后还是笑了笑,喝了那杯酒。

饭局结束后,几个高管在门口抽烟。宋建平也点了根烟,看见林子墨走过来。

"小林,来一根?"有人递烟给他。

"谢谢,我不抽烟。"林子墨说。

"哎呀,年轻人,不抽烟不喝酒,怎么混社会啊?"那人半开玩笑地说。

"我不需要靠这些混社会。"林子墨说完,转身离开了。

几个高管面面相觑。

"这小子,有点狂啊。"有人说。

"海归嘛,清高。"另一个人说。

宋建平没说话,只是看着林子墨的背影,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的自己。

02

宋建平是农村出来的孩子。

大学毕业那年,他进了现在这家公司,当时还是个小职员。他不抽烟,不喝酒,也不打牌。每次聚会,他都坐在角落里喝茶,看着别人觥筹交错。

"小宋啊,来一根?"同事递烟给他。

"谢谢,我不抽。"

"不抽烟?那喝酒总行吧?"

"也不喝,谢谢。"

同事们摇摇头:"这孩子,太老实了。"

那时候的宋建平,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。他每天第一个到公司,最后一个离开。他研究业务,钻研技术,写了一个又一个方案。

可升职的时候,提拔的却是另一个人。

"为什么?"宋建平去找领导。

"小宋啊,你业务能力是不错。"领导说,"但是,你不合群。你看看你,每次聚会都不参加,领导敬酒你也不喝,这怎么行?"

"可我工作做得很好啊。"

"工作好是一方面,但在中国,人情世故也很重要。"领导拍拍他的肩膀,"你要学会融入集体,懂吗?"

宋建平不懂。他觉得工作就是工作,为什么要拼酒量?为什么要陪着抽烟聊天?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原则?

可他想升职,想赚更多的钱,想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。

所以,他妥协了。

第二次聚会,他接过了同事递来的烟。第一口呛得他眼泪都出来了,但他还是坚持抽完了。

"这就对了嘛!"同事们笑着说。

再后来,他学会了喝酒。从一杯啤酒到一瓶白酒,从喝完就吐到面不改色。他的酒量越来越好,在酒桌上越来越如鱼得水。

他还学会了打牌。每次领导约牌局,他都去,输了也笑呵呵的。他学会了说漂亮话,学会了拍马屁,学会了察言观色。

三年后,他升职了。

"小宋,不错啊。"领导满意地说,"现在像样多了。"

宋建平笑着,心里却有些空荡荡的。他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,但又说不清是什么。

03

这些年,宋建平一路升上来,现在是公司的销售总监。他每天抽一包烟,一周至少三四次酒局,还要陪客户打牌应酬。

他的身体越来越差。胃病,脂肪肝,血压高,医生说再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。

可他停不下来。这是他的工作,是他的生活,也是他维系关系的方式。

妻子劝他:"你看看你,才五十多岁,身体搞成这样。那些烟酒牌,有那么重要吗?"

"你不懂。"宋建平说,"在商场上混,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,怎么拉关系?怎么谈生意?"

"可你的身体......"

"没事,我还扛得住。"

妻子摇摇头,不再说话。

林子墨来了以后,宋建平开始注意观察这个年轻人。

他发现林子墨确实不参加任何应酬。每次有饭局,他都会提前说明:"我有工作要做,就不去了。"每次有人约他打牌,他都礼貌地拒绝:"谢谢,我不会。"

有人在他面前抽烟,他会主动避开。有人劝他喝酒,他始终坚持用茶代酒。

"这小子,真是不识抬举。"有同事私下里说。

"海归嘛,自以为了不起。"另一个说。

可宋建平却发现,林子墨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。他负责的技术改造项目,三个月就见效了,给公司省了上千万。董事长虽然对他不参加应酬有意见,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价值。

有一次,宋建平忍不住问林子墨:"你为什么不抽烟不喝酒?"

"因为没必要。"林子墨说,"抽烟伤身体,喝酒误事,打牌浪费时间。这些都不能创造价值,只是社交的幌子。"

"可不社交,怎么维系关系?"

"真正的关系,不需要靠烟酒牌来维系。"林子墨说,"如果一个人只因为你陪他喝酒打牌才跟你合作,那这种关系本身就是脆弱的。"

宋建平愣住了。这些话,他年轻的时候也想过,但后来被现实磨平了。

"你不怕被孤立吗?"他问。

"孤立就孤立吧。"林子墨笑了笑,"我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欢我,我只需要做好我的工作。"

宋建平看着他,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羡慕?还是嫉妒?或者,是后悔?

04

公司年会那天,林子墨作为新晋副总,要上台讲话。

宋建平站在台下,看着他在台上侃侃而谈。林子墨讲的是公司的技术规划,没有一句空话套话,全是干货。台下的人听得很认真,不时有人点头。

讲完后,董事长上台,手里拿着酒杯。

"小林讲得很好!"董事长说,"来,我敬你一杯!"

全场都看着林子墨。大家都知道,这是董事长给他的台阶,如果这次还不喝,那就是真的不给面子了。

林子墨站起来,接过董事长递来的酒杯,但还是没有喝。

"董事长,不好意思,我确实不能喝酒。"他说,"但我可以用茶代酒,敬您。"

说完,他拿起茶杯,一饮而尽。

台下一片哗然。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,说林子墨太狂了,不懂规矩。

可董事长却笑了。

"好!"他说,"有个性!我就喜欢这样的年轻人!"

说完,董事长把那杯酒喝了。

宋建平看着这一幕,突然觉得喉咙发紧。他想起三十年前,也有一个领导要他喝酒,他犹豫了一下,最后还是喝了。

从那以后,他就再也没有拒绝过。

年会结束后,宋建平追上了准备离开的林子墨。

"小林,等一下。"他叫住他。

"宋总,什么事?"

宋建平看着他,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。他想问,你为什么能这么坚持?你不怕失去机会吗?你不怕被边缘化吗?

可最后,他只是说:"你很特别。"

"特别?"林子墨笑了笑,"宋总,其实我不是特别,我只是坚持做自己而已。"

"做自己......"宋建平喃喃道。

"宋总,我看过你以前的资料。"林子墨说,"你刚入职的时候,也是不抽烟不喝酒的,对吧?"

宋建平愣住了。

"后来你变了,为了融入,为了升职,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。"林子墨说,"可你真的快乐吗?"

宋建平说不出话来。

"宋总,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吗?"林子墨问。

宋建平摇摇头。

"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"林子墨说,"我的时间很宝贵,我不想浪费在那些无意义的社交上。我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,用在工作上,用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。"

"而且,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。我要的不是所有人的认可,而是实现我的价值。"

宋建平听着,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。

林子墨拍拍他的肩膀:"宋总,永远都不晚。你想做什么,就去做。不要让别人的看法,束缚了你自己。"

说完,他转身离开了。

宋建平站在原地,看着他的背影,突然觉得眼眶有些湿润。

回到家,宋建平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
妻子问他:"怎么了?"

"没什么。"他说。

可他脑子里一直在想林子墨说的那些话。他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,那个坚持不抽烟不喝酒的自己,那个相信凭本事吃饭的自己。

那个自己,到底去哪儿了?

第二天早上,宋建平照例去公司。路上,客户打电话来,约他晚上喝酒。

"宋总,晚上有空吗?一起喝两杯?"

宋建平正要答应,突然想起林子墨的话。他犹豫了一下,说:"不好意思,我晚上有事。"

"什么事这么重要?"客户有些不高兴。

"家里的事。"宋建平说,"改天我请您。"

挂了电话,宋建平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。这是他这么多年来,第一次拒绝客户的酒局。

到了公司,他看见林子墨正在办公室里工作。他敲了敲门。

"宋总,请进。"林子墨抬起头。

宋建平走进去,坐下来。他看着林子墨,突然问:"你昨天说,我很特别。你能告诉我,特别在哪里吗?"

林子墨看着他,认真地说:"宋总,一个人不沾烟酒牌,不喜欢应酬,这说明他在两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。"

"哪两个方面?"宋建平问。

林子墨正要回答,他的手机突然响了。是董事长打来的。

"小林,来我办公室一下。"

"好的,我马上来。"林子墨挂了电话,站起来,"宋总,不好意思,董事长找我。我们改天再聊?"

宋建平点点头,看着林子墨离开。

他坐在办公室里,脑子里反复想着那个问题:哪两个方面?

下午,宋建平收到了一封邮件。是公司人事部发的,内容让他震惊——林子墨被提拔为执行副总裁,负责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。

而他,虽然是销售总监,却没有得到任何晋升。

宋建平坐在椅子上,整个人都僵住了。他想不明白,林子墨来公司才三个月,不参加应酬,不陪客户喝酒,不跟领导打牌,凭什么升得比他快?

他忍不住去找人事总监问。

"老王,这是怎么回事?小林来公司才三个月,就升执行副总裁了?"

"这是董事长的决定。"王总监说。

"可他......"

"我知道你想说什么。"王总监打断他,"他不参加应酬,对吧?可他的业绩摆在那里,三个月给公司省了一千多万,这是事实。"

"我这些年也做了很多业绩啊!"宋建平有些激动。

"你做了,但你的方式......"王总监欲言又止。

"什么意思?"

王总监叹了口气,递给他一份文件:"你自己看吧。"

宋建平接过来,看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这些年的开销——烟酒招待费,牌局输赢,还有一些"灰色"支出。

"这些......"宋建平脸色煞白。

"这些都是公司账上的。"王总监说,"董事长不是不知道,只是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可现在,公司要转型了,要规范管理了,这些东西,不能再继续了。"

宋建平拿着文件,手都在发抖。

"还有,宋总。"王总监说,"你知道林子墨为什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吗?董事长说......"

王总监顿了顿,看着宋建平:"董事长说,这样的人,在两个方面特别突出——"

就在这时,宋建平的手机响了。他低头一看,是医院打来的......

05

"宋先生,您的体检报告出来了。"医生的声音在电话里很严肃,"您需要马上来医院一趟。"

宋建平放下电话,整个人都有些恍惚。他想起上个月去体检,医生就说他的指标不太好,让他注意休息,戒烟戒酒。

可他没当回事。他觉得自己还年轻,身体还扛得住。

现在,医生又打电话来,语气这么严肃,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下午,宋建平去了医院。医生拿着报告,表情很凝重。

"宋先生,您的肝功能已经严重受损了。"医生说,"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,已经到了中期。"

宋建平脑子嗡的一声。

"还有,您的肺部也有问题。长期吸烟,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,肺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60%。"

医生翻开另一页:"血压高,血脂高,血糖也偏高。宋先生,您这是典型的'三高'。再加上肝硬化和肺病,如果不马上改变生活方式,可能......"

"可能怎么样?"宋建平声音发颤。

"可能撑不过五年。"医生说得很直接。

宋建平瘫坐在椅子上。五年?他才五十三岁,按理说至少还能活二三十年。可医生说,他只剩五年了。

"医生,有没有办法治?"他问。

"有,但前提是你必须马上戒烟戒酒,改变生活方式。"医生说,"停止一切应酬,规律作息,健康饮食。如果你能做到,病情可以控制,甚至逆转。"

"可我的工作......"

"工作重要,还是命重要?"医生打断他。

宋建平说不出话来。

回到家,妻子看见他的脸色,吓了一跳:"怎么了?"

宋建平把体检报告递给她。妻子看完,眼泪立刻流了下来。

"我早就劝你了,让你少抽烟少喝酒,你不听!"她哭着说,"现在好了,医生都说只剩五年了!"

"我不想死。"宋建平抱住妻子,"我真的不想死。"

那天晚上,宋建平一夜没睡。他想了很多。

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,那个不抽烟不喝酒的自己,那个充满理想的自己。他为了融入社会,为了升职加薪,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,放弃了自己的原则,放弃了自己的健康。

可到头来,他得到了什么?

一个销售总监的职位?还是满身的疾病?

他想起林子墨说的话:"一个人不沾烟酒牌,不喜欢应酬,这说明他在两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。"

现在,宋建平终于想明白了那两个方面是什么。

第一,这样的人对自己有极强的自律能力。他们能够抵抗诱惑,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。这种自律,是成功的基础。

第二,这样的人有清晰的目标和价值观。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要什么。他们不会为了迎合别人而浪费时间,而是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

而他,宋建平,这些年就是缺少这两点。他没有自律,随波逐流。他没有清晰的目标,只是跟着别人走。

所以,他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

06

第二天,宋建平去找了林子墨。

"小林,我想通了。"他说。

"想通什么了?"林子墨问。

"你说的那两个方面。"宋建平说,"一个是自律,一个是目标。"

林子墨笑了:"宋总,你果然很聪明。"

"可我现在才明白,已经晚了。"宋建平苦笑,"我的身体已经垮了,医生说我只剩五年。"

林子墨沉默了一会儿,说:"宋总,我听说过一句话——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"

"你的意思是......"

"改变,永远都不晚。"林子墨说,"虽然你的身体受损了,但如果你现在开始改变,还是有希望的。"

"可我不知道怎么改。"宋建平说,"这些年,烟酒牌应酬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。让我放弃,我不知道该怎么活。"

"那就学着重新活。"林子墨说,"宋总,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沾烟酒牌吗?不是因为我清高,而是因为我珍惜时间。"

"时间?"

"是的,时间。"林子墨说,"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。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上,就是在浪费生命。我宁愿把这些时间用来学习,用来工作,用来陪伴家人。"

"你看看你自己,这些年,你有多少时间是真正陪伴家人的?又有多少时间是用来提升自己的?"

宋建平想了想,发现自己这些年,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应酬上。他很少陪妻子,很少陪孩子,也很少学习新东西。

他活成了一个应酬机器,一个烟酒牌的奴隶。

"我该怎么办?"他问。

"从今天开始,戒烟戒酒。"林子墨说,"拒绝无意义的应酬,把时间还给自己,还给家人。"

"可工作......"

"真正重要的工作,不需要靠烟酒来维系。"林子墨说,"如果一个客户只因为你陪他喝酒才跟你合作,那这种合作本身就是不稳定的。真正的合作,应该建立在价值交换上,而不是酒桌文化上。"

宋建平听着,觉得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。

"宋总,我再问你一个问题。"林子墨说,"如果你只剩五年,你想怎么过?"

宋建平愣住了。

"是继续像现在这样,每天抽烟喝酒打牌应酬,然后五年后躺在病床上后悔?"林子墨说,"还是从现在开始改变,戒烟戒酒,好好陪伴家人,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?"

宋建平没有回答,但眼泪流了下来。

07

从那天开始,宋建平真的戒烟戒酒了。

一开始很难。看见别人抽烟,他就想凑上去。闻到酒味,他就觉得嘴里发痒。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,他就想起医生说的话——只剩五年。

他不想死,他想活下去,想陪妻子,想看孙子长大。

所以他坚持了下来。

一个月后,他发现自己不再那么想抽烟了。两个月后,他闻到烟味反而觉得刺鼻。三个月后,他完全戒掉了烟酒。

他开始拒绝无意义的应酬。有客户约他喝酒,他会说:"不好意思,我戒酒了,我们喝茶聊。"有人约他打牌,他会说:"谢谢,我不会,我们找其他方式交流。"

一开始,很多人不理解。有些客户甚至因此不再跟他合作。

可宋建平发现,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客户,反而更尊重他了。

"宋总,我挺佩服你的。"有个老客户说,"能在这个年纪改变自己,不容易。"

"是啊,现在能坚持不抽烟不喝酒的人,太少了。"另一个客户说,"这说明你是个自律的人,跟这样的人合作,我放心。"

宋建平这才明白,林子墨说的是对的。真正的关系,不需要靠烟酒来维系。真正的价值,是你这个人,而不是你陪别人喝了多少酒。

他把省下来的时间,用在了学习上。他报了个网课,学习新的销售理念。他还开始锻炼,每天早上跑步,晚上散步。

半年后,他去医院复查。医生看着报告,惊讶地说:"宋先生,您的肝功能恢复了不少,肺功能也有改善。"

"真的?"宋建平激动得声音都变了。

"是的,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,但已经好转了。"医生说,"如果继续保持,您的寿命不止五年,至少还能活二三十年。"

宋建平走出医院,看着外面的阳光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
他活过来了。

08

一年后,宋建平也升职了,成了公司的常务副总。

董事长找他谈话的时候,说了一句话:"老宋,你变了,变得更好了。"

"谢谢董事长。"宋建平说。

"你知道吗?我以前其实挺不看好你的。"董事长说,"虽然你能力不错,但你的方式我不太认同。整天烟酒牌应酬,这不是长久之计。"

"那为什么......"

"因为当时公司需要这样的人。"董事长说,"我们在扩张期,需要有人去拉关系,去应酬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公司要规范化管理了,我需要的是真正有能力,有自律,有目标的人。"

"所以你提拔了林子墨。"宋建平说。

"是的。"董事长点点头,"林子墨来的时候,我就注意到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。一开始我也觉得他不合群,但后来我发现,这样的人,在两个方面是特别突出的。"

"自律和目标。"宋建平说。

"对。"董事长说,"这两点,是成功的关键。有自律的人,才能抵抗诱惑,坚持做正确的事。有目标的人,才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会随波逐流。"

"而你现在,也有了这两点。"董事长拍拍他的肩膀,"所以我决定提拔你。"

宋建平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他用了三十年时间,走了很多弯路,终于又回到了起点。

不,不是回到起点,而是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
他现在明白,真正的成功,不是你赚了多少钱,升了多高的职位,而是你能否坚持自己,能否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
09

又过了几年,宋建平退休了。

退休那天,公司开了欢送会。林子墨代表公司讲话。

"宋总,这些年跟您共事,我学到了很多。"林子墨说,"尤其是您后来的改变,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韧性和勇气。"

"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,改变永远不晚,只要你愿意。"

宋建平听着,眼眶有些湿润。

会后,他和林子墨坐在一起喝茶。

"小林,谢谢你。"宋建平说,"如果不是你,我可能现在已经......"

"宋总,您不用谢我。"林子墨说,"改变的是您自己,我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。"

"可那几句话,救了我的命。"宋建平说。

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,宋建平突然问:"小林,你还记得那天我问你的问题吗?"

"什么问题?"

"不沾烟酒牌的人,特别在哪两个方面。"

"记得。"林子墨笑了,"您后来不是想明白了吗?"

"是,我想明白了。"宋建平说,"第一是自律,第二是目标。可我现在发现,还有第三点。"

"第三点?"

"健康。"宋建平说,"不沾烟酒牌的人,身体一定更健康。这是最直接,也是最重要的。"

林子墨点点头:"您说得对。健康是一切的基础,没有健康,什么都是空谈。"

"是啊。"宋建平感慨,"我用三十年时间,用健康换来了事业,又用五年时间,用事业换回了健康。如果能重来,我宁愿一开始就像你一样,坚持自己。"

"宋总,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"林子墨说,"您现在不是挺好的吗?"

宋建平笑了。是啊,他现在挺好的。虽然走了弯路,但终究还是走回来了。

10

宋建平今年六十岁了。

退休后,他开始享受生活。每天早上跑步,上午看书,下午陪妻子散步,晚上跟孙子玩。他不再抽烟,不再喝酒,不再打牌,也不再应酬。

他把时间还给了自己,还给了家人。

有一天,他在公园里遇到了以前的一个同事。那个同事也是销售出身,当年跟他一起拼酒拼牌。

可现在,那个同事坐在轮椅上,脸色蜡黄,看起来比宋建平老了十岁。

"老宋,是你啊。"同事虚弱地说。

"老李,你这是......"宋建平吃了一惊。

"肝癌晚期。"老李苦笑,"当年喝太多酒了,现在遭报应了。"

宋建平心里一阵难过。他想起当年,他和老李经常一起陪客户喝酒,一喝就是一整晚。那时候觉得很风光,很有面子,可现在看来,只是在慢性自杀。

"老宋,你倒是挺好的。"老李说,"听说你戒烟戒酒了?"

"是,戒了好几年了。"

"早知道,我也该戒。"老李叹了口气,"可惜,晚了。"

宋建平握着老李的手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回到家,他坐在阳台上,看着夕阳,想了很多。

他想起三十年前的自己,那个不抽烟不喝酒的年轻人。如果当初他能坚持住,不妥协,不随波逐流,现在会是什么样子?

也许会升职慢一点,也许会被孤立一段时间,但他一定会更健康,更快乐,更自由。

他也想起林子墨。那个年轻人,用自己的坚持,证明了一件事——你不需要靠烟酒牌来获得成功,你只需要有自律,有目标,有对自己的坚持。

宋建平拿出手机,给林子墨发了条短信:"小林,我想了很久,终于明白你说的那两个方面是什么了。其实不止两个,是三个——自律、目标、健康。谢谢你,让我在五十三岁那年醒悟过来。"

很快,林子墨回复了:"宋总,您客气了。这三点,您现在都有了。好好享受生活吧。"

宋建平看着短信,笑了。

是啊,他现在都有了。虽然晚了一点,但总算是明白了。

他站起来,走进厨房,给妻子帮忙。晚饭很简单,没有酒,没有烟,只有清淡的家常菜。

可宋建平吃得很香。

这才是生活啊。

夜深了,宋建平躺在床上,妻子在旁边睡得很沉。他看着天花板,想起这些年的经历,心里涌起一股释然。

他用了五十三年才明白一个道理:

当你看到一个人不沾烟、酒、牌,不喜欢应酬,不要觉得他不合群,不要觉得他清高。

这样的人,在三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——

第一,他有极强的自律能力。能够抵抗诱惑,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随波逐流。

第二,他有清晰的目标和价值观。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会为了迎合别人而浪费时间。

第三,他更懂得珍惜健康。明白健康是一切的基础,没有健康,什么都是空谈。

而这三点,正是成功和幸福的关键。

宋建平闭上眼睛,嘴角带着微笑。

他很庆幸,自己在五十三岁那年醒悟了。

虽然晚了一点,但总算是明白了。

而且,最重要的是,他还有时间去改变,去弥补,去重新活一次。

这,就够了。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