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美航天器太阳系征途遇挫,NASA失误导致预算超标10亿,延期2年责任谁来担?

2025-10-11

一个本该在人类探索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深空项目,如今却快被内部管理的鸡毛蒜皮给拖垮了。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,它叫“蜻蜓”,是NASA倾注心血打造的核动力飞行器。

它的目标,是遥远的土星最大卫星——土卫六。这本该是人类第一次,在外太阳系的天体上搞动力飞行,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。

可NASA监察长办公室的一份审计报告,就像一盆冷水,把所有美好的幻想浇了个透心凉。报告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这层光鲜外衣,直指项目管理混乱,预算彻底失控。

原本二十多亿美元的盘子,硬生生涨到了33亿,发射日期也从2026年一路“漂移”到了2028年。超支10亿美金,延期整整两年,这口大锅,到底该谁来背?一个探索精神的象征,就这么成了官僚主义的笑柄。

十亿美金的“小”误差

这笔账,咱们得好好算算。一开始,“蜻蜓”项目的预算被圈定在21亿到25亿美元,听起来还算靠谱。2022年1月项目获批时,大伙儿都盼着它能在2027年6月顺利升空。

好日子没过多久,到了2023年3月,NASA突然说手头紧,要求项目组重新规划。这一“规划”,前前后后居然搞了四次,结果嘛,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加钱,一次又一次地推迟。

监察长的报告戳到了一个痛点:项目储备金严重不足。说白了,就是NASA让负责项目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,在兜里没几个钢镚儿的情况下,硬着头皮往前冲。

这就好比让你去走钢丝,却连一张安全网都不给,能不出事吗?再加上疫情把全球供应链搅得天翻地覆,项目本身的设计又几经修改,早期开发的技术难题一个接一个冒出来。

所有倒霉事凑在一起,成本就像坐了火箭,直冲33.5亿美元。“蜻蜓”也因此“荣升”为NASA“新前沿计划”里最烧钱的那个仔,把其他兄弟项目远远甩在了身后。

就拿2025财年来说,行星科学部总共28亿美元的预算,它一个项目就切走了4.088亿,占了快15%。蛋糕就这么大,它多吃一口,别人就得饿肚子,NASA内部的怨气早就开始积压了。

地狱难度下的星际快递

平心而论,“蜻蜓”这活儿确实不好干,技术挑战堪称史无前例。毕竟,这可是人类头一回,想在外太阳系的天体上玩无人机。

土卫六的环境,那叫一个极端又迷人。它的大气密度是地球的四倍,飞起来省劲儿,可零下179摄氏度的地表,加上长达80分钟的单程通信延迟,哪一项都是地狱级难度的关卡。

好消息是,今年4月25日,“蜻蜓”总算通过了关键设计评审。这很重要,意味着它的技术方案在图纸上是站得住脚的,项目可以正式进入真刀真枪的建造和测试阶段了。

但谁都知道,从图纸到实物,那中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。为了扛住土卫六的极寒,这架汽车大小的八旋翼飞行器,必须背着一台核电池(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)。

这玩意儿本身就贵得吓人,但没它,飞行器就是个冻僵的铁疙瘩。更要命的是,信号一来一回要160分钟,想实时遥控?做梦吧。所以“蜻蜓”必须是个高度智能的“老司机”,能自己导航、自己避障。

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

说真的,NASA的大项目超支延期,已经快成传统艺能了,根本不算什么新闻。隔壁的火星样本返回任务,成本估算也是一路狂飙,没个准谱。

再往前看,大名鼎鼎的詹姆斯·韦伯太空望远镜,当年同样是预算翻倍,发射推迟了N多年。虽然最终它用惊艳世人的宇宙照片证明了自己,但过程中的辛酸和抓狂,足以拍成一部好莱坞大片。

这次的审计报告,话说得特别重,点名NASA必须改掉“先上车后补票”的坏习惯。报告建议,以后批项目,得留足了备用金,并且得让科学界明明白白地知道,未来的任务盘子有多大,钱有多少。

翻译过来就是:别再画大饼了!一开始就把成本算清楚,别拿个虚低的报价把项目骗到手,然后像挤牙膏一样不断追加投资。这种操作,太伤感情,也太伤信任了。

回想2019年,“蜻蜓”刚被选中时,NASA给它的定位还是个中等规模的任务。谁能想到,短短几年,预算就暴涨了快50%,这让国会山的老爷们和纳税的民众怎么想?

梦想很丰满预算很骨感

眼下的烂摊子,让NASA科学任务局的副局长NickyFox压力山大。监察长盯着她,要求在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前,必须拿出教训总结,建立一套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。

但这谈何容易,NASA庞大的官僚体系,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。说到底,“蜻蜓”的困境,是科学家们那颗日益膨胀的探索野心,和冰冷的现实预算之间,一场尖锐的拉扯。

大家都想干更牛、更复杂的任务,去探索更远、更神秘的世界,可钱和技术,常常跟不上梦想的脚步。这个问题不从根上解决,类似的超支和延误,只会像连续剧一样,一季又一季地演下去。

结语

尽管“蜻蜓”现在一身麻烦,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。它毕竟通过了关键设计评审,技术路线得到了官方盖章。今年11月,NASA已经把发射合同交给了SpaceX,未来将由猎鹰重型火箭把它送上天。

距离2028年7月的发射窗口,还有三年多的时间。如果NASA能真的把这次的批评听进去,亡羊补牢,把管理抓起来,这个项目依然有希望扳回一城。人类探索未知的脚步,不会因为一次磕绊就停下。关键在于,我们得学会从昂贵的错误中汲取教训,把未来的路走得更稳一点。毕竟,土卫六那片拥有液态甲烷湖泊、充满复杂有机物的神秘世界,实在太诱人了。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