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美国B2刚干的事,或是多国希望的,“既要又要”绝不仅限伊朗!
2025-07-10
6月21号那天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全国讲了话,他说他们出动了6架B-2隐形轰炸机,炸了伊朗的三个核设施:福尔多、纳坦兹和伊斯法罕。据说,他们还用了12颗那种特别厉害的GBU-57 MOP钻地炸弹,大家都管它叫“炸弹祖宗”,专门用来对付伊朗防守最严的福尔多核设施。另外,还用了30枚“战斧”巡航导弹去攻击其他的核设施。
这次可是“炸弹祖宗”头一回在战场上亮相,大家伙儿之前都琢磨着,美国对伊朗动手应该会挺收敛。主要原因嘛,就是那个GBU-57 MOP炸弹,美国手里头拢共也就四十来枚——全一股脑儿砸给伊朗,感觉有点儿亏得慌……
事后,特朗普声称伊朗的核设施已经被“完全报废”。伊朗方面对于这次袭击的反应,一方面显得“早有准备”,他们说早就料到福尔多核电站可能会遭到攻击,“那里的人员很久以前就撤离了,而且造成的破坏也不是不能修复”;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伊朗的一些无奈和无力感,比如伊朗议会议长穆罕默德·加利巴夫的高级顾问迈赫迪·穆罕默迪在社交媒体上就说,“轰炸是消灭不了知识的。”
说实话,你或许能猜到美国人的打算,还有B-2轰炸机的动向,包括它会在哪儿补给燃油。但直到现在,我们还没找到啥好办法能拦住“美国加上B-2”这一组合。这样一来,美国的军事冒险行为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!
说白了,问题关键不在于炸弹数量够不够,而是各国心里头那点事儿——犹豫、焦虑,各有各的看法,甚至有人对最近的冲突采取绥靖态度,这些才是导致冲突持续升级的真正原因。
之前,我读到一篇文章,里面提到伊朗和以色列的混乱局势,就像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现在各国心里的“不安”:
比如说,美国那边挺焦虑的,特朗普急着想要来个“快速胜利”。为啥呢?因为他之前搞的那些大动作,像是要“吞并加拿大、拿下格陵兰、重启巴拿马计划、调解俄乌矛盾、精简政府、还有关税大战”,最后都没了下文,全成了半拉子工程。
这几年,以色列心里头挺不安的,主要是看到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在走下坡路。他们觉得,之前的那个“大树荫凉”和历史上那种“受庇护”的感觉,好像快要没了。
俄罗斯现在挺头疼的,先是非洲、叙利亚这些海外的据点守不住了,然后又陷进了俄乌冲突的烂泥里,连自家的武器打着打着名声都不行了。这样一来,他们在全球的大国地位也开始摇摇欲坠了。
大伙瞧着马卡龙和梅洛尼见面时那股热络劲儿,心里头估摸着现在的欧洲肯定是逍遥自在得很。但其实吧,欧洲就像英国那样,说是想摆烂,却又摆不彻底。欧盟因为块头大、地理位置特殊,没法对自个儿在经济、政治、军事、影响力上全面走下坡路视而不见。
伊朗现在的担忧很明显,看看那些关于伊朗的文章和报道,咱们都能感受到那份“不安”。奥巴马那时候签的“核协议”,说白了就是美国的一种妥协手段。要是特朗普没推翻它,再加上以色列没盯着那么紧,伊朗其实有两个选择:一边是可以拥抱核武器,保障自己和那些友好国家,这样还能跟以色列抗衡;另一边是放弃核武器,把它当成加入西方的敲门砖。
但是,美国对伊朗实施了长达几十年的经济制裁,这让伊朗国内情况糟糕,贫困人口占了三成,每十个年轻人里就有四个没工作,货币也贬值了大半。想当年“伊斯兰革命”后,宗教团体跟国内的文人、各路派别还有军方达成妥协,结果“两伊战争”一闹,革命卫队势力越来越大,宗教权力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。这些历史遗留问题,现在就是伊朗做事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!
跟爱尔多安在这个时期重拾“泛突厥主义”不一样,他背后有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和欧洲守门人的地位撑腰,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。但伊朗就没这么幸运了!就拿“5.7空战”前后跟印度的那点事儿来说,连巴基斯坦都看着来气。印度呢,就像被人撺掇着想动动手脚,结果却像是小兵碰到了大象,迈哪条腿都不对劲……
拥有核武器,可不是美国、以色列说不行就不行的简单事儿。像那种能把整个地球、所有人类、动植物都一锅端的“恐怖大杀器”,哪个国家敢随便给一个宗教上有点激进,还在“两伊战争”里搞过袭城、袭船的国家?那简直是疯了。
大家都说,在这次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里,伊朗那是把“啥都想要”的纠结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其实,往大了看,哪个国家不是这样呢?
就好比说“大家都有钱就等于都没多出来”,要是各国都有了核武器,人人都能买得起钻戒、法拉利、劳斯莱斯,那“核威慑”还能威慑谁呢?东西还分什么奢侈品不奢侈品的?
俄罗斯以前说过,他们不会对伊朗的那个核电站动手;结果美国人给炸了。这么一来,俄罗斯以后要是想炸切尔诺贝利,也没啥顾忌了。乌克兰呢,也不用那么费劲去炸图-95、图-160这些飞机了——直接在GPS上查查看俄罗斯核设施的坐标,说不定更简单……
说实话,这事儿早就有苗头了!我一直琢磨着,打从日本决定把福岛那核废水往太平洋里倒那会儿起,这世界的底线就已经明摆着,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踩破了!照眼下的情况来看,日本在处理福岛核电站那摊子事儿上,磨磨唧唧、小气巴拉的样子,还有俄罗斯压根儿没真往福岛扔核弹这事儿,都说明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苏联当年在切尔诺贝利那会儿,其实没必要豁出去那么大!
看看这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里藏的放射性物质,现在再吸一口从伊朗那边吹来的风;说不定啥时候,西伯利亚那寒冷的空气也会偷偷带点啥过来,或许它已经带了不少东西,只是咱们还不知道呢……
要是咱们把现在的联合国,跟1950年那时候苏联没参加却通过了关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处理办法,还有1991年针对伊拉克的决策行动比起来,你会联想到以前的哪个国际大组织呢?想当年,那个盼着能给淞沪事件调停、阻止事态的人(指蒋介石,因发型被戏称为“光头”),要是他还活着,看到今天这局面,估计得气得直骂脏话。
老想着“啥都要”,不动手还想啥都得逞,想当老大又想岁月静好,想捞钱还想着地位面子全都要;欧盟呢,不想养军队却巴望着俄罗斯垮台,伊朗呢,想拥核又琢磨着和解,特朗普呢,不想打仗却非得掺和一脚……
大国的纠结,就在于啥都想要,这种左右为难,搞得整个世界都七零八落,乱糟糟的!
要是说以前冷战那会儿,两边就盯着一个目标不放,现在各国那可是各有各的打算,选择多了去了!想象一下,要是当初北约愿意让俄罗斯加入,那他们的防线早就拉长到4300多公里长的国界线上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