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升级大学势在必行!——助力“世界新能源之都”梦想腾飞,赋能宁德市高质量发展
2025-08-09
近年来,宁德以“世界新能源之都”的宏大愿景,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高地。宁德时代等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的崛起,让这座城市在全球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日益攀升。然而,能源革命的浪潮之下,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仍然是人才。教育,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升级,成为宁德市实现城市能级突破、打造人才强市的关键一环。
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,立足地方、服务产业,已成为宁德市乃至福建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。随着产业链的拉长与细分、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增,社会各界关于学院升级为“宁德职业技术大学”的呼声日益高涨。这一变革,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,更是宁德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。
二、对接世界新能源产业,助力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创新升级
产业升级呼唤高水平人才供给
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,其对研发、制造、管理等方面高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。与此同时,随着上下游企业的集聚,产业生态日趋完善,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对技术创新、工艺改进和智能制造的诉求不断提升。而当前宁德市高等教育的层级和能力,与城市产业升级的步伐尚有一定差距。
“大学”平台赋能企业创新
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大学后,可设立更多专业、本科及应用型研究院,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。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产业用人需要,还能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,为本地企业技术创新、成果转化提供“智力引擎”和“创新策源地”。例如,针对动力电池、储能材料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大学可以联合宁德时代设立实验室、博士后流动站,推动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“双轮驱动”。
优化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生态
大学作为创新要素的集聚高地,能够进一步优化宁德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体系。通过高水平的学科建设、企业实训基地、国际交流项目,持续输出技术、管理和服务人才,提升宁德新能源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。
三、打造人才强市,夯实城市能级突破的教育基石
职业教育升级,人才“蓄水池”更大更优
城市能级提升的本质,是高端要素的集聚和高素质人口的持续流入。升级为职业技术大学,意味着更高学历层次的人才将被吸引到宁德,不仅满足本地产业需求,还将吸引外部生源和高端师资队伍,为宁德积蓄更多元、更优质的人才资源。
服务城市转型,推动社会和产业共赢
大学具备更强的社会服务能力,能够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定向培养所需人才。例如,新能源工程、智能制造、信息技术、产业经济等专业毕业生,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企业,也能加强政府管理、社会服务、创业创新等领域的人才供给。
提升城市形象与吸引力
一所高水平大学的设立,会带动城市软实力提升。高校人文氛围、创新创业生态、青年人才聚集等,都将成为吸引企业、资本和优质项目的重要因素。以宁德职业技术大学为载体,助推宁德市成为福建新兴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热土。
四、联动长三角,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平台
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
福建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宁德地处福建东北门户,具备联动长三角、融入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区位优势。大学的设立将成为宁德对接长三角、承接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。
产教融合助推区域协同创新
升级为大学后,能与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流高校、研究院所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。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、产业学院、技术转移中心等,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。同时,吸引长三角优质企业、高端人才来宁德投资创业,形成“人才+科技+产业”三位一体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。
打造福建联动长三角的桥头堡
宁德职业技术大学将成为福建面向长三角、承接创新辐射、服务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点。借助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,推动城市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全面升级,加快宁德城市能级的突破和跨越发展。
五、升级设想:宁德职业技术大学的美好蓝图
学科专业设置
围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设立本、专科及硕士专业,并逐步拓展到管理、信息技术、国际交流等相关领域,形成多学科交叉、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。
科研与技术创新
依托宁德时代等企业,成立动力电池、新能源应用、智能智造等重点实验室,加强产学研协同。争取国家、省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中心等项目落地,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创新能力。
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
深化与宁德时代、青拓集团、上汽宁德基地等龙头企业的“订单式”校企合作,建设一批高标准实习实训基地,实现学生“毕业即上岗”,企业“人才即储备”的良性循环。
国际交流与合作
积极拓展与国际著名高校、研究院所的联合办学、师资互派、学生交流等项目,提升大学的国际化水平,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来宁德集聚。
服务地方社会发展
大学应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“智囊团”,在新能源城市规划、绿色能源推广、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,实现校地、校企、校社多方共赢。
六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
认知转变与政策支持
部分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尚有偏差。需加强政策宣传和社会动员,争取各界支持。建议市、区两级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,争取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。
师资力量与学科建设
现有师资结构、学科体系需适应升格大学后的新要求。应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力度,推动学科带头人、创新团队建设。同时,加快学科建设和教学资源升级,提升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。
校园扩建与配套设施
大学化运营对校园环境、实验室建设、生活服务等提出更高标准。建议统筹城市空间、土地资源及社会资金,推进新校区规划和现代化设施建设,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学习、生活环境。
与企业深度融合
产教融合需要企业和学校“双向奔赴”。建议扩大与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合作深度和广度,创新校企共建、实训实习、技术攻关等模式,实现高水平协同育人和创新发展。
七、结语:抓住窗口期,让“世界新能源之都”梦想照进现实
“城市的未来,在于人才;人才的集聚,离不开高水平大学的支撑。”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大学,是宁德市高质量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、人才强市建设的关键之举。这不仅是地方教育事业的跨越提升,更是城市能级突破、迈向“世界新能源之都”的战略支点。
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,宁德应加快推动职业技术大学建设进程,凝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合力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“宁德智造”人才高地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宁德职业技术大学早日成立,为宁德市加快城市能级突破,联动长三角、引领福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!
网友个人建议和设想,仅供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