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阿尔及利亚:阿尔及尔3个月生活,非洲第二大国的发展水平低到震惊

2025-08-08

阿尔及利亚:阿尔及尔3个月生活,非洲第二大国的发展水平低到震惊

说起阿尔及利亚,大部分人可能连它在哪都不太清楚。

我也一样,直到公司派我去阿尔及尔工作三个月,我才真正认识了这个非洲第二大国。

去之前,我天真地以为:既然是石油大国,既然面积仅次于刚果(金),怎么着也不会太落后吧?

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,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,远比我想象的要让人震惊。

01. 首都阿尔及尔:看起来像座"空城"

2023年8月,我踏上了阿尔及利亚的土地。

从飞机上俯瞰阿尔及尔,密密麻麻的白色建筑沿着地中海海岸线铺开,看起来还挺壮观。但一出机场,现实立刻给了我一记重拳。

阿尔及尔-胡阿里·布迈丁国际机场,设施陈旧得像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,空调时好时坏,wifi信号断断续续。最要命的是,海关效率低得令人发指——我足足排了两个小时队才出关。

进城的路上,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街道上的车辆稀少,商店大多关门,整座城市给人一种"空荡荡"的感觉。

当地司机告诉我,这里的人习惯下午休息,很多店铺从中午12点关到下午4点。但即使在营业时间,商业活动也远没有想象中热闹。

阿尔及尔作为一个400万人口的首都,竟然没有一条像样的步行街或商业区。

02. 石油富国?现实是物资极度匮乏

阿尔及利亚是非洲第二大石油出口国,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十,按理说应该很富裕才对。

但现实却是:这个国家除了石油什么都缺。

我住的酒店附近有个超市,货架上永远空空如也。最基本的日用品——洗发水、牙膏、卫生纸,经常断货。想买瓶可乐?对不起,可能要等好几天才能进货。

最离谱的是,连面包都经常买不到。

当地人告诉我,阿尔及利亚95%的商品依赖进口,但外汇储备不足,进口商拿不到美元,货物就进不来。

我亲眼见过当地人为了买一袋面粉,在面包房门口排队两小时的场面。那种绝望和无奈,写在每个人脸上。

一位在阿尔及尔工作了5年的中国工程师跟我说:"你以为这是石油富国,其实这里比很多非洲穷国还要缺东西。"

03. 基础设施:像回到了30年前的中国

阿尔及尔的基础设施水平,大概相当于中国90年代初的水平。

道路坑坑洼洼,下雨天积水严重;电力供应不稳定,停电是家常便饭;自来水经常浑浊,外国人基本不敢直接饮用。

公共交通更是一言难尽。

阿尔及尔地铁只有一条线,而且经常故障。公交车破旧不堪,没有空调,车内拥挤不堪。

我试过几次坐公交,每次都是煎熬:车窗玻璃破损,座椅破烂,车内臭味熏天。更要命的是,司机开车极其野蛮,急刹急停,乘客像麻袋一样被甩来甩去。

出租车倒是不少,但基本都是老旧的法国车,空调坏的居多,夏天坐车简直是种折磨。

网络基础设施也非常落后,4G信号覆盖有限,网速慢得让人抓狂。我经常为了发个微信,要找好几个地方才能连上网。

04. 经济崩溃:青年失业率高达30%

阿尔及利亚的经济状况,比外界想象的要糟糕得多。

官方数据显示,青年失业率高达30%,实际数字可能更高。

我在阿尔及尔街头经常看到一群群年轻人无所事事地闲逛,从早到晚就这么消磨时间。

一位当地大学毕业生告诉我,他已经找了两年工作,投了无数简历,至今没有一个正式工作机会。"在这个国家,除了石油公司和政府部门,几乎没有像样的就业机会。"

更让人震惊的是,阿尔及利亚几乎没有制造业。除了石油开采和一些简单的农业,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单一得可怕。

我去参观过一个所谓的"工业园区",里面只有几家小作坊式的工厂,生产一些简单的日用品。设备陈旧,技术落后,产品质量堪忧。

当地人的收入普遍很低,普通工人月薪约合人民币1500-2000元,但物价却不便宜。进口商品的价格甚至比欧洲还贵。

05. 社会问题:贫富差距巨大,社会矛盾突出

在阿尔及尔,贫富差距大得令人咂舌。

富人区里,别墅豪车,生活奢华,完全是欧洲中产的标准。

但在贫民区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——破旧的房屋,脏乱的街道,随处可见的垃圾,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味道。

我去过阿尔及尔郊区的一个贫民区,那里的条件让人震惊:十几口人挤在几十平米的房子里,厕所和厨房混在一起,没有热水,甚至连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没有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问题。阿尔及尔的治安状况不容乐观,小偷小摸时有发生,外国人更是重点"关照"对象。

我住的酒店附近,几乎每天都有警察巡逻,但效果有限。当地人都建议外国人天黑后不要单独外出。

06. 官僚主义:办事效率低得让人绝望

在阿尔及利亚办任何事,都是一场噩梦。

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低得令人发指。办个简单的工作许可,需要跑七八个部门,每个部门都要等几个小时,还不一定能办成。

我为了办理一个临时居住证,前后跑了15趟,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。每次去都被告知"缺这个文件"或者"那个章没盖对",让人抓狂。

银行系统更是落后得可笑。很多银行甚至不支持国际汇款,外国人想从国内转点钱过来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我见过一个中国商人,为了从国内汇10万美元过来,前后折腾了3个月,最终还是通过"特殊渠道"才搞定。

07. 文化冲突:保守社会与现代化的矛盾

阿尔及利亚是个伊斯兰国家,社会相对保守,这给外国人的生活带来不少不便。

酒精饮品很难买到,即使在高档酒店,啤酒也经常断货。

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,在很多公共场合,男女是分开的。作为外国人,需要格外注意文化禁忌。

宗教氛围很浓厚,每天五次祷告时间,整座城市都会响起宣礼声。刚开始我还觉得挺新鲜,时间久了就觉得有些吵闹。

语言也是个大问题。阿尔及利亚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,虽然很多人会说法语,但英语普及率很低。作为中国人,沟通起来非常困难。

08. 医疗教育:公共服务严重滞后

阿尔及利亚的医疗水平令人担忧。

公立医院设备陈旧,医生短缺,患者排队时间动辄几个小时。我有一次感冒发烧,去当地医院看病,光是挂号就等了3个小时。

私立医院虽然条件稍好,但收费昂贵,普通民众根本看不起病。

教育资源同样匮乏。虽然阿尔及利亚有几所大学,但教育质量堪忧,很多专业的教学设备严重落后。

我接触过一些当地大学生,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很差,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也很有限。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就是移民欧洲,特别是法国。

09. 为什么阿尔及利亚会沦落到这种地步?

作为非洲第二大国,坐拥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,阿尔及利亚本应该是富裕国家才对。

但现实却是,这个国家陷入了典型的"资源诅咒"。

过度依赖石油出口,导致其他产业发展滞后;政府腐败严重,石油收入大多流入了少数人的腰包;缺乏长远规划,没有把石油收入用于发展教育、基础设施和制造业。

国际油价下跌时,整个国家的经济就陷入困境;人才大量外流,年轻人都想方设法移民欧洲,国内缺乏建设力量。

更关键的是,政治体制僵化,改革步伐缓慢,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。

生活小贴士:如果你要去阿尔及利亚

1. 提前办好签证:阿尔及利亚签证相对难办,需要提前2-3个月申请

2. 带足现金:信用卡使用有限,美元和欧元比较好用

3. 准备常用药品: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最好自备常用药

4. 注意安全:避免夜间外出,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

5. 尊重当地文化:注意着装,避免在宗教场所大声喧哗

6. 提前下载离线地图:网络信号不稳定,离线地图很重要

写在最后

三个月的阿尔及利亚生活,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深刻的认识。

这不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地方,更不是一个适合投资的地方。基础设施落后,社会问题严重,政府效率低下,这些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。

但同时,我也看到了当地人的善良和坚韧。尽管生活困难,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,对外国人也很友善。

阿尔及利亚的今天,也许就是某些资源型国家的明天。过度依赖资源出口,忽视其他产业发展,最终只会走向衰落。

相比之下,我们更应该珍惜国内的发展环境——完善的基础设施,相对高效的政府服务,丰富的就业机会,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的。

阿尔及利亚的落后,不是一天造成的;它的振兴,也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。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