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今天看到宋楚瑜一句话,让我深思,他说如果台湾不是中国的,那历史上满清凭什么割让给日本
2025-11-20
最近宋楚瑜在台湾那边,对着绿营的主持人直接扔出一句话,结果把人家给干沉默了,这事儿你们听说了吗?就那么一句普通的话,听起来也没什么花哨的,可主持人愣是半天说不出话来,眼神都开始飘了,现场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。
我当时看到这消息,就觉得这背后肯定有点东西,不然一个久经沙场的主持人,怎么可能被一句话就给“KO”了呢?
其实宋楚瑜问的这个点,说白了,就是直指一个最基本的逻辑:如果台湾根本就不属于中国,那当年清政府凭什么把它割让给日本?你琢磨琢磨,这道理是不是很简单?
就像你家院子里有块地,如果它就不是你的,那你哪来的权力说把它送给隔壁老王呢?国际法上讲“割让”,那可是严肃得很,前提是这个地方得是你自己的主权范围。
咱们把时间往前倒一点,在1895年《马关条约》签订之前,清政府对台湾的主权,其实在国际上早就有过一次比较明确的巩固。
你像1874年那会儿,有个“牡丹社事件”,当时日本就拿琉球船员在台湾南部被原住民杀了这事儿当借口,直接派兵侵犯台湾。清政府一看这还得了,那可是咱们的领土,立马就跟日本严正交涉,说你这是侵犯中国主权。
后来中日签订了个《北京专条》,虽然清政府也出了点钱,但关键是日本得把兵撤走,而且还变相承认了清朝对台湾的主权,意思就是你日本出兵这事儿,得得到清政府的“谅解”。
这事儿之后,清政府也是下了决心,为了不让别人再拿这事儿做文章,就开始大力加强对台湾的治理和建设,包括原住民地区都给管起来了,像后来刘铭传在台湾搞建设,修铁路、办学堂,就是那时候的事儿。
这些都说明,台湾在被割让前,那可是清朝正儿八经的领土。
所以啊,当《马关条约》一签,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岛内,台湾的老百姓和士绅们哪能接受得了?他们立马就炸了锅,当时就成立了个“台湾民主国”。
你听这名字,好像是要独立一样,但你再仔细看看他们的口号和年号,比如他们当时用的年号叫“永清”,意思就是永远效忠大清。
这不就说明,他们成立这个“民主国”,不是为了脱离中国,而是想着以一个“独立”的姿态去抵抗日本的入侵,希望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,最后能把台湾再保下来,回到大清的怀抱。这其实就是台湾人民当时心向祖国、抵抗外敌的一种悲壮表现。
其实台湾跟大陆这边的联系,根本不是从清朝才开始的,那可是老早老早的事儿了。三国那会儿,孙权就派卫温带着船队去过“夷洲”,那应该就是台湾。元朝的时候,还专门在澎湖设了个“巡检司”,管着那一片海域。
再到明朝,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把台湾给收复了,他打的旗号是“反清复明、保卫中华”,这不就是把自己当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吗?这些历史线索,都像一根根红线,把两岸牢牢地绑在一起,根本割不断。
再看看咱们的文化血脉,那更是铁证如山。台湾人说的闽南话、客家话,不都是从福建、广东那边传过去的吗?春节、中秋、端午这些传统节日,一个都不少。妈祖、关公这些信仰,祖籍也都在大陆。
你随便翻翻台湾那边的族谱,上面好多都写着“迁自福建”、“来自广东”,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根吗?台南的延平郡王祠,供奉的就是郑成功,他当年收复台湾,就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。这些东西,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认同。
好不容易熬到二战结束,国际社会对台湾的地位,那可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。1943年《开罗宣言》就明确说了,“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,例如东北四省、台湾、澎湖列岛等,归还中华民国”。
紧接着1945年《波茨坦公告》又重申了这事儿,日本投降书也乖乖地接受了这些条款。这些可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石,铁板钉钉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。
你比如说,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将军,在1945年9月2日还专门发布了个《一般命令第一号》。这个命令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,在中国(除了东北)、台湾以及越南北纬16度以北的所有日军,都得向蒋介石委员长投降。
这可不是随便说说,这是盟军最高司令的指令,直接授权中国政府在台湾接受日本投降,进行军事接管。这不仅把《开罗宣言》这些政治决议给落实了,也从国际最高层面上,再次确认了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的合法性。
当时台湾的老百姓怎么做的?那场面可不是演戏。1945年10月25日,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,正式宣告台湾回归祖国版图。当时台湾民众敲锣打鼓,满大街挥舞着旗子,举着“欢迎祖国军队”的牌子。
那份喜悦,那份期待,很多台湾老一辈的人都还记得清清楚楚。你想啊,要是台湾不是中国的,谁会自发跑上街去迎接别人来接收呢?这不就是最真切的人心所向吗?
当然了,现在有些年轻人,可能对这些老黄历没那么感冒,觉得这些都是档案馆里发黄的纸片,不如手机里的生活来得真实。
现在不少调查都指出,岛内确实有一部分年轻世代,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很强的“主体意识”,他们可能更关注当下的感受。但历史的真相,它不会因为你看不见或者不想看就变了样,那些白纸黑字写下的国际法律文件,也不是谁想抹掉就能抹掉的。
宋楚瑜那句看似简单的话,其实就是把大家拉回了最基本的逻辑起点:如果台湾不是中国的,那《马关条约》的割让条款就根本没有法理依据;但如果台湾是中国的,那么二战之后的回归,就有了历史和法律的双重合法性。
这可不是简单的抬杠,而是直接戳破了那些“台独”论调的逻辑漏洞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