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
UNS T13136高速钢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加工工艺是怎样的
2025-07-18
以下是UNS T13136高速钢的综合技术解析:
🔬 一、核心特性
极限硬度与耐磨性
淬火+回火后硬度达 HRC 65~69(粉末冶金工艺峰值可达HRC 72)。
高钒含量(1.75~2.25%)形成 15~18% VC碳化物(硬度HV 2800),耐磨性是M2高速钢的 3~4倍,刀具寿命延长8~10倍。
高温红硬性
750℃高温下仍保持HRC 62以上,高温硬度衰减率<5%,支持线速度≥200 m/min的超高速切削。
钴含量(7.75%)强化高温稳定性,但冲击韧性较低(15~20 J/cm²),禁用高冲击工况。
精密加工性
粉末冶金工艺实现碳化物均匀分布(粒度≤2μm),磨削比 G=60,适合制造微孔直径≤5μm的精密刀具。
️ 二、化学成分(质量百分比)
元素 含量范围 功能
C 0.80~0.90 形成硬质碳化物基体
Co 7.75 提升红硬性
W 5.50~6.50 增强高温强度
Mo 4.50~5.50 辅助高温稳定性
V 1.75~2.25 生成高硬度VC耐磨相
Cr 3.75~4.50 淬透性与抗氧化性
注:部分资料提及其含氮(>0.3%)强化硬度,但未列入标准成分。
🔥 三、热处理工艺
淬火
双重预热(800℃+1050℃),奥氏体化 1190~1240℃(真空/保护气氛),高压氮气淬火。
回火
550~570℃×3次回火(每次2小时),残余奥氏体转化率>99%,硬度峰值HRC 72。
表面强化
AlCrN/TiSiN涂层提升切削效率40%,结合强度>85N。
⚙️ 四、典型应用领域
航空航天精密加工
钛合金整体叶盘铣刀、镍基合金涡轮盘拉刀,耐受750℃切削高温。
超硬材料切削
齿轮刀具、PCB微钻头,加工高温合金时寿命较M2钢提升8倍。
特种模具
精密冲模、核聚变装置部件,依赖其高温尺寸稳定性。
⚠️ 五、使用限制
工艺敏感性
全程需真空/保护气氛处理(易氧化脱碳),磨削必须用CBN砂轮。
力学局限性
抗压强度约4500 MPa,但冲击韧性低(≤20 J/cm²),禁用于冲击载荷场景。
经济性
粉末冶金工艺成本较传统高速钢高50%,建议优先用于极端工况。
💎 技术定位
UNS T13136通过高钴钒+粉末冶金工艺,成为750℃级超高温切削的核心材料,尤其适配航空航天与核能领域的高精度加工,但需严格规避冲击负荷与氧化环境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