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

爱电竞介绍

从战神到亡国之君:李存勖的三年,给所有“成功者”的一堂必修课

2025-11-20

一个24岁就敢率3万精兵大破10万敌军的天才战神,为何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巅峰坠入深渊?他是如何从身先士卒、誓言'不胜不归'的英主,沦落到连最信任的枢密使求见都要被拦在门外的昏君?当权力成为慢性毒药,连江山社稷都能在戏曲美酒中悄然瓦解——这不仅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悲剧,更是对每个站在成功顶点的现代人的警醒。欧阳修那句'忧劳兴国,逸豫亡身',在他身上以最惨烈的方式应验:创业时有多清醒,守成时就有多迷茫。今天,让我们穿越千年,揭开这段'得天下易,守天下难'的历史真相,看看究竟是什么让英雄最终输给了自己。

主持人:你还记得吗?我第一次听说李存勖这人,是被他那个‘李天下’的艺名给震住的——一个皇帝,自己上台唱戏,还让别人这么叫他,你说这事儿搁现在,是不是得上热搜?但更让我想不通的是,他明明是战神级人物,怎么三年就从巅峰摔到谷底?你当时第一反应是不是也觉得,这人是不是疯了? 嘉宾:说实话,我第一次读到这段史料时,第一反应是‘这不可能’——908年他24岁继位,面对后梁十万大军,自己骑马冲在最前面,战马中箭换马再战,这种狠劲儿,搁谁身上都得竖大拇指。可923年称帝后,他居然把国事丢给宦官,自己在太极殿看戏到半夜,连枢密使郭崇韬求见都要被拦在门外。你说,这落差是不是太魔幻了? 主持人:对吧?我就觉得特别奇怪——他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啊!你看他打柏乡之战,3万人对10万,还能赢,说明他懂兵法、懂人心。可为什么一登基,就突然‘变脸’了?是不是权力这东西,真像酒精一样,喝多了就上头?你有没有想过,他是不是……其实早就有点‘飘’了? 嘉宾:你这个比喻挺准的——权力确实像酒精,但更像一种‘慢性毒药’。他不是突然变的,是慢慢被腐蚀的。910年柏乡之战那会儿,他还能把父亲留下的三支箭供在军中,发誓‘不胜不归’;可到了923年,他把那三支箭供在太庙,哭着说‘完成遗愿了’,那一刻,目标没了,人生突然空了。就像你拼命考进名校,结果毕业那天发现‘接下来干嘛?’——这种空虚感,特别容易让人找别的东西填补,比如……戏曲、美酒、伶人。 主持人:啊,你这么一说,我突然有点共情了——我们现代人不也这样吗?拼死拼活干到升职,结果一上位,反而不知道该干嘛了,就开始刷短视频、打游戏、追剧,美其名曰‘放松’。但李存勖这‘放松’可太贵了,直接把江山给放松没了。那问题来了——他身边那些人,比如郭崇韬,难道没提醒他吗? 嘉宾:提醒了,而且不止一次。郭崇韬923年底就劝他‘节俭治国,整顿军纪’,结果李存勖转身就跟宦官景进说‘郭卿太古板,听着就烦’。更讽刺的是,景进还趁机挑拨,说‘郭枢密功高震主,恐怕别有用心’。你想想,一个皇帝,明明知道谁在说实话,却选择听小人的话——这不是傻,是‘选择性耳聋’。权力顶峰的孤独感,让他宁愿相信会拍马屁的人,也不愿听刺耳的忠言。 主持人:唉,这让我想起我表哥——创业成功后,公司里没人敢说他坏话,结果他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,还觉得自己特牛。最后公司垮了,他才醒悟。李存勖也是这样吧?他不是没能力,是‘被捧杀’了。那刘皇后呢?她是不是也推了一把? 嘉宾:对,刘皇后是‘加速器’。她本来是糟糠之妻,跟着李存勖吃苦,可一当上皇后,就开始疯狂敛财——克扣军饷、卖官鬻爵,连平定蜀地的功臣郭崇韬的赏赐都敢扣。郭崇韬上书说‘将士用命,该厚待’,结果刘皇后在李存勖面前哭诉‘郭崇韬要造反’。你猜怎么着?李存勖居然信了,925年初就把郭崇韬给杀了。这操作,简直是亲手拆自己的台。 主持人:天呐,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狗血——自己最信任的功臣,被老婆和宦官联手搞死。那军队呢?没人管了吗? 嘉宾:军队早就炸锅了。926年邺都兵变,李存勖派李嗣源去平叛,结果李嗣源被士兵拥立为主。更绝的是,当李存勖问‘谁愿领兵?’时,满朝文武没人应声——连他最信任的禁军,最后也倒戈了。你想想,一个皇帝,连自己的兵都不信他了,这得多绝望? 主持人:我突然有点难过——他死的时候,身边只剩几个伶人,其中一个还哭着说‘我们不能弃您而去’。他居然回了一句‘想不到,还是你们最忠心’。这话听着心酸啊——打天下时跟着他的将士,最后全跑了;陪他到最后的,反而是他最‘不务正业’时宠幸的戏子。这算不算一种讽刺? 嘉宾:是讽刺,但更是一种悲剧。926年四月初一,他披甲迎战,身中数箭还奋力厮杀,最后死在宫中,年仅42岁。临死前他喃喃自语‘父亲,孩儿对不起您’——那一刻,他是不是也意识到,自己亲手毁掉了父亲用三支箭托付的江山? 主持人:你说得对——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错了,只是太晚了。欧阳修那句‘忧劳兴国,逸豫亡身’,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的。打天下时,他忧劳;守天下时,他逸豫。结果呢?三年就从‘天下莫不以为一统可期’,变成‘身死国灭,为天下笑’。这教训,是不是太惨烈了? 嘉宾:惨烈,但真实。《旧五代史》总结得特别到位:‘得天下易,守天下难’。李存勖的悲剧,不是他一个人的错,是权力腐蚀的必然结果——当一个人没有制度约束,又没有自我警醒,再英武的人,也会被‘逸豫’吞噬。你想想,如果他能像柏乡之战时那样‘身先士卒’,哪怕只是‘身先士卒’地处理朝政,结局会不会不同? 主持人:我觉得会——但历史没有如果。不过,这故事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启发吧?比如,你升职加薪后,会不会也想‘放松一下’?但李存勖的例子告诉我们,越是在高处,越要‘如履薄冰’——不然,一个不小心,就从‘李天下’变成‘李天下亡’了。 嘉宾:没错,这就是为什么欧阳修要专门写《伶官传序》——他不是在骂李存勖,是在提醒所有人:权力、成功、荣耀,都是双刃剑。你握得越紧,越容易伤到自己。李存勖用42年的人生,给我们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课:创业难,守成更难;得意时的骄纵,就是失败的开始。 主持人:那咱们今天聊到这儿,是不是可以给听众留个思考题?——如果你是李存勖,完成三箭之仇后,你会怎么‘守成’?是继续勤政,还是也想‘放松一下’?你猜,有多少人会选后者? 嘉宾:我打赌,至少一半人会选‘放松一下’——因为人性就是这样,成功后总想犒劳自己。但李存勖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‘犒劳’,是保持清醒,是善待功臣,是远离小人。不然,再大的功业,也经不起三年的‘逸豫’。 主持人:说得太好了——那咱们今天就聊到这儿。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,感谢你的收听,我们下期再见。

爱电竞介绍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