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
所谓的“卡脖子”突围,本质是一场土味反击:你玩虚的,我来硬的
2025-10-26
最近圈子里又在传一个拉风的故事,说某家原本做装备的企业,一脚跨界,在某个犄角旮旯里搞出了个全球最大的高纯铷铯盐项目。各种新闻稿写得那叫一个气贯长虹,什么“从跟跑到领跑”,什么“破解卡脖子难题”,恨不得让人觉得我们马上就要手握宇宙真理,明天就能在火星上开分厂了。每当看到这种宏大叙事,我的第一反应总是有点哭笑不得。因为人性就是这样,特别喜欢用“领跑”这种词来给自己打气,仿佛喊得响了,脚下的坑就能自动填平。
本质来看,这事儿最有趣的地方,不是技术有多牛,也不是产能有多大,而是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特别拧巴的现实。当所有人都在乌泱泱地冲向人工智能、元宇宙这些虚无缥缈的“诗和远方”时,总有一些人,选择一猛子扎回到元素周期表里,闷头玩起了“泥巴”。你别说,还真让他们玩出了名堂。铷和铯,这两个名字听起来就像化学课上坐在最后一排的差生,平常谁也想不起来,但到了关键考试,比如搞个航天发动机、量子通信什么的,才发现没他俩还真不行。它们就像工业领域的顶级味精,一丁点儿就能让一锅汤的味道升天。过去这玩意儿基本被国外攥在手里,我们想用,得看人脸色。现在好了,我们自己能大规模生产了,听起来确实是件值得吹牛批的事。
但咱们得祛魅。任何看似高大上的产业突破,你把聚光灯挪开,凑近了看,大概率都是一个“草台班子”在黑暗中摸索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辛酸史。我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景:在一个可能还漏着风的厂房里,一群工程师围着一堆冒着怪味的反应釜,为了把纯度从99.8%提升到99.9%,可能连续几个月都没回过家。所谓的“自主研发重结晶纯化工艺”,翻译成大白话就是,试了一万种方法,炸了不知道多少次炉,最后终于蒙对了一个。成功的那天晚上,庆功宴可能也就是厂门口的大排档,几箱啤酒,一桌子预制菜,项目负责人喝高了,拍着桌子跟兄弟们哭:“太他娘的不容易了。”这才是工业升级的真相,没有那么多光鲜亮丽,全是凑合、妥协和硬扛。那些PPT上的宏伟蓝图,跟一线工程师们熬夜画的工艺流程图比起来,简直就是科幻小说。
更有意思的是,这种对“硬通货”资源的执迷,太阳底下无新事。这让我想起了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时期那场著名的“盐铁会议”。当时朝廷里吵成一锅粥,一派是主张国家必须垄断盐和铁这种战略物资的“国企派”,理由是这玩意儿关系到国防安全和财政命脉,不能让私人倒爷给操盘了。另一派是主张放开市场、让老百姓自由买卖的“市场派”,理由是国家队一下场,效率又低又腐败,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。你看,历史是不是在押韵地犯傻?今天的铷、铯、锂、钴,不就是当年的盐和铁吗?争论的核心也一模一样:一边是国家战略安全,一边是市场经济效率。
那场横跨千年的辩论,本质上是在问一个问题: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,到底是建立在对物理资源的绝对控制上,还是建立在更高效的组织和创新能力上?在那个时代,答案是前者。谁控制了盐和铁,谁就有钱养兵,谁就能打赢匈奴。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,恰恰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拐点。过去三十年,我们都活在全球化的甜蜜幻觉里,觉得只要自己会做PPT,会讲故事,会搞互联网模式创新,就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,至于生产螺丝钉和开采矿石这种“脏活累活”,总有别人去干。2B不如2C香,重资产不如轻资产性感,这是过去十年的金科玉律。
但现在,风向变了。当地缘政治的幽灵开始在全球游荡,当“脱钩断链”从一句威胁变成家常便饭,大家突然发现,原来最靠谱的,还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玩意儿。你的人工智能模型再厉害,没有高性能芯片,就是一堆废代码;你的电动车设计得再科幻,没有电池级的碳酸锂,就是一堆废铁。这个逻辑往下推,就触及到了铷和铯这类东西的本质:它们是现代工业这座大厦地基里的钢筋,平时看不见,但一旦被抽走,整栋楼都会塌。
所以,你看懂了吗?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故事或技术故事了,这是一个地缘政治的博弈故事。当美国举全国之力,试图在芯片和软件这些“灵魂”层面锁死我们的时候,我们的突围方式,显得特别朴实,甚至有点“土味”——你卡我脖子,那我就去挖你墙角,不对,是挖地球的墙角。你搞你的“虚拟世界”,我搞我的“物理世界”。你控制信息的流动,我就控制元素的供应。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、硬碰硬的逻辑。这就像两个高手过招,一个练的是凌波微步,身法飘逸;另一个不跟你玩虚的,直接回去苦练金钟罩铁布衫,先把自己的抗击打能力拉满。谁的逻辑比较硬?不好说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后者的生存安全感会强很多。
这个逻辑,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有什么启发?我觉得最大的启发,就是要重新审视“价值”的定义。我们太习惯于用流量、用户数、市盈率这些互联网指标去衡量一切,但未来,一个公司的价值,可能越来越取决于它在物理世界里的“不可替代性”。你掌握了多少独特的矿产资源?你拥有多少别人复制不了的制造工艺?你的产品,是不是别人产业链里缺不了的那一环?这种回归“重资产”、回归“实体制造”的趋势,正在悄悄发生。过去大家觉得做实业又苦又累还不赚钱,是傻子才干的事。现在风水轮流转,那些当年被嘲笑的“傻子”,可能正在成为牌桌上笑到最后的玩家。
当然了,对于咱们这些每天盯着K线图、为三五个点的涨跌而心惊肉跳的股民来说,这种宏大的历史叙事似乎有点遥远。我们看到的只是,一个概念飞天了,一群人冲进去,然后一地鸡毛。但每一次这样的产业事件,都是一个观察窗口,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真正驱动世界运转的巨大齿轮。它提醒我们,别总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些跳动的数字,偶尔也该抬头看看,历史的潮水,到底在往哪个方向流。
毕竟,我们这些渺小的个体,能为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做的最大贡献,大概就是在某个新闻下面留下一句“牛逼”,然后默默算一下,这个月要还的信用卡账单,还差多少钱。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