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
13个集团军的“合成化”作战体系有多强?
2025-10-10
2016年军改后,我军18个集团军调整为13个,每个集团军从“师-团”架构转向“旅-营”为主的合成化体系。如今的集团军,不再是“步兵为主+配属兵种”的松散组合,而是高度集成的“模块化作战集群”,堪称“陆地合成作战的百科全书”。今天就用“清单式”解读其标准配置——
一、核心作战单元:6-8个合成旅,撑起地面突击“铁拳”
合成旅是集团军的“核心骨架”,每个集团军下辖6-8个合成旅(视任务侧重调整),按作战方向分为重型、中型、轻型、两栖、山地、空中突击等类型(例如第78集团军有重型合成旅,第82空突旅隶属某集团军)。
合成旅的“万能配置”:
4-5个合成营(每营约800人):整合坦克、步战车、自行火炮、侦察、工兵等要素,能独立完成“侦-控-打-评”闭环;
炮兵营:装备155mm自行榴弹炮、火箭炮,提供中远程火力覆盖;
防空营:配红旗-17/PGZ-09等防空装备,织密对空防护网;
侦察营:无人机、侦察车、特种侦察小组“三位一体”,战场感知力倍增;
保障连:弹药、维修、医疗“一站式”支援,让合成营“轻装上阵”。
简单说,一个合成旅就是“缩小版集团军”,既能正面攻坚,也能快速机动,是现代陆战的“多面手”。
二、火力支柱:炮兵旅+防空旅,打造“立体杀伤网”
除了合成旅,集团军还下辖炮兵旅和防空旅,专司火力压制与对空防御:
:装备PHL-191远程箱式火箭炮(射程300公里)、PCL-181车载155mm榴弹炮(精度米级),负责“远程斩首”“面杀伤”;
:红旗-17A近程防空导弹(拦截巡航导弹)、PGZ-09双35mm自行高炮(打飞机/无人机),搭配电子干扰设备,构建“远-中-近”防空体系。
三、机动力量:陆航/空突旅+特战旅,“飞起来”的陆军
军改后,陆军加速“飞起来”转型,集团军标配陆航旅(或空中突击旅)和特战旅:
陆航/空突旅:装备直-20、直-10、直-8L等直升机,可执行机降突击、物资投送、战场救护(如直-8L能装下山猫全地形车)。空中突击旅更强调“步坦空协同”,士兵乘直升机直达敌后,打“垂直包围”;
侦察兵、狙击手、破袭手组成,擅长敌后渗透、目标引导(如用激光照射引导炮火)、反恐处突,是“战场的眼睛和手术刀”。
四、支撑体系:工化旅+保障旅,“打胜仗”的幕后英雄
现代战争拼“体系”,工化旅和保障旅是集团军的“后勤大脑”:
工化旅:工程兵(架桥、布雷、排爆)+防化兵(核生化侦察、洗消)组成,既能扫雷破障开辟通路,也能应对“化武袭击”等突发威胁;
保障旅:涵盖弹药、运输、维修、医疗等模块,配备野战加油站、移动修理方舱、野战医院,让部队“打多久、供多久”。
总结:合成化是核心,模块化是关键
军改后的集团军,“合成”与“模块”是两大关键词——合成旅整合多兵种,减少指挥层级;各旅按任务需求灵活组合(如山地作战加强轻型合成旅,城市攻坚配特战旅)。这种“即插即用”的体系,让集团军既能应对大规模常规战,也能完成反恐、维和等非战争任务。
从“钢铁洪流”到“体系作战”,今天的集团军,早已不是“人多枪多”的代名词,而是信息化、专业化、全域化的“陆地铁拳”。#军事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