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
朱骏又疯了!400万砸向中冠,昔日国脚陪他玩票
2025-10-08
400万人民币,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中冠球队的更衣室里,这画面想想都觉得魔幻。
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不是“牛逼”,而是朱骏这家伙,是不是又闲得开始折腾了?
这年头,中超球队都快揭不开锅了,欠薪新闻比进球集锦还多,他倒好,直接把一捆“硬通货”砸向了还在第四级别联赛里刨食吃的上海赛更达。
这手笔,这味道,太冲了,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一股熟悉的,混杂着钞票和荷尔蒙的“朱氏”狂想曲。
这事儿一下就把人拽回了那个连空气都是滚烫的年代。
当德罗巴,那个刚在慕尼黑安联球场捧起大耳朵杯的“魔兽”,空降到上海虹口足球场时,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世界疯了。
一个搞游戏的,凭什么能让切尔西的传奇为他卖命?
朱骏用行动告诉我们,没什么凭什么,有钱,就是可以为所欲为。
他那时候就像个闯进静谧寺庙的摇滚歌手,把所有佛经都当成了乐谱,自己当主唱,整个中国足坛都得跟着他的节奏一起 high。
所以啊,今天他砸这400万,真不叫事儿。
你得看,现在陪他玩的这帮人,才更有嚼头。
你听过聂孟这名字吗?
当年在上港,那可是被当成下一个武磊来培养的。
尤其是在莱科手下,一度被扶正为主力,感觉人生剧本拿的是爽文男主模板,马上就要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巅峰了。
结果呢?
脚下的油门踩到了底,抬头一看,前面是悬崖。
如今在中冠赛场上挥汗如雨,成了球迷酒后谈资里的一声叹息,一个活生生的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”的案例。
他的故事,就是金元足球泡沫破裂后,摔得最响的那批人之一。
再看看队里那两位老江湖,张璐和李建滨。
这二位爷,当年在申花也是响当当的角色,后防线上让多少前锋怀疑过人生。
他们是幸运的,完美赶上了中超最富得流油的几年,口袋里早就塞满了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,什么财务自由,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基本操作。
你觉得他们会为了这4400万的奖金去拼断腿?
别开玩笑了,这点钱够不够给他们家那几辆超跑换套轮胎都难说。
他们纯粹就是来玩的,陪着老领导朱骏,找回一点当年叱咤风云的感觉。
这就好比退休老干部,不在公园遛鸟,改到球场上遛人了。
这么一盘算,你再看这支上海赛更达,是不是有点“复仇者联盟”内味儿了?
只不过他们要复仇的,可能是那个不争气的自己,和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。
一个过气的疯狂老板,带着一群失意的昔日球星,在一个快被遗忘的角落里,企图用钱点燃最后一把火。
这故事,比现在那些磨磨唧唧的电视剧好看多了。
有人说,朱骏这是“不忘初心”,是中国足球最后的“情怀玩家”。
这话听听就行了,千万别当真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,哪有那么多纯粹的东西。
朱骏首先是个精明的商人,然后才是一个热爱出风头的球迷。
这400万与其说是奖金,不如说是一次性价比超高的市场营销。
你看,消息一出,所有体育媒体的头条都是他,他和他那支“赛更达”队,瞬间从无人问津变成了流量密码。
这笔账,朱骏算得比谁都明白。
当然,你要说他一点热爱没有,那也是冤枉他了。
一个不爱足球的人,干不出离开申花这么多年,还自己掏钱组队,从社区联赛一刀一枪往上砍的事。
他甚至还自己披挂上阵,享受进球后被人簇拥的感觉。
这份热爱,是真实的,但它包裹在一个巨大的“自我”里面。
他享受的不是足球本身,而是掌控足球、成为焦点的快感。
他不是来普度众生的,他就是来找乐子的。
这出闹剧,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最真实的一面。
当顶级联赛因为资本退潮而变得面目模糊时,反倒是在这最低级别的联赛里,还能看到如此生猛、原始的生命力。
这400万,就像一颗深水炸弹,炸出了那些在水底默默挣扎的小鱼小虾。
我们为朱骏的疯狂叫好,也该为那些没有400万奖金、却依旧在为足球梦拼搏的普通球队,留下一声叹息。
说到底,这400万与其说是奖金,不如说是朱骏写给中国足球的一封情书,一封用人民币当信纸,写满了“爷还没玩够”的情书。
至于最后这封信能不能送到收件人手里,谁在乎呢?
大家看的,就是个热闹。
你说是吧?